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瓷史上的一朵奇葩(第1/2頁)
章節報錯
陳文哲之前就瞭解過,他知道牡丹的花型很多。
一般牡丹花形有四種,花瓣盛開、初開之分開多瓣者,團狀的初開,和花背者。
這件看似普通的元青花纏枝牡丹罐,紋飾中的花瓣,皆採取陰刻勾勒成形、青花塗繪之工序。
即是繪畫牡丹之前,先以針狀工具,先陰刻出花葉輪廓,突出葉脈,然後塗繪暈染而成,青料聚積於勾線之內濃重深沉。
因此,燒成之後,取得強烈的立體效果。
這時的牡丹姿態各異,仰覆相映,飽滿豔麗。
這是屬於元代典型紋飾,賣個一千二三百萬,價格絕對不算很高。
其實不用說這些大器,就算是一隻元代的青花大碗,現在的市場價格也不低。
像是一隻元青花麒麟纏枝蓮紋大碗,直徑29.5cm,絕對的大碗,直徑都差不多到三十厘米了。
一九年的成交價格,是1380萬人民幣。
只是一隻大碗,就賣了接近一千四百萬,肯定是有原因的。
這隻大碗撇口深腹,體量碩大,造型端莊穩重。
通體以青花料繪飾,髮色濃郁。
濃重之處,帶有黑色結晶斑點。
外壁裝飾分上下兩層,上繪纏枝蓮花,脛部繪仰蓮瓣紋。
口沿內側亦繪纏枝蓮紋一週,底心青花圈內飾麒麟紋,周身襯以纏枝蓮紋。
在這裡要著重說一下這隻大碗,它之所以賣出這麼高的價格,肯定是因為這隻碗燒製的好。
其次就是代表的身份,比如青花、大碗,再就是麒麟。
麒麟是古代傳說中的祥瑞之獸,和鳳凰一樣,也有雌雄之分。
雄的稱為麒,雌的稱為麟,絕大部分人都使用“麒麟”這一約定俗成的統稱。
古人認為麒麟長有攻擊性的犄角,卻性情溫馴,是一種“賢德”的神獸。
《宋書志第十八符瑞志中》記載:“麒麟者,仁獸也。牡曰麒,牝曰麟。不刳胎剖卵則至。麕身而牛尾,狼項而一角,黃色而馬足。”
碗心所繪麒麟紋,頭部細小,如鹿似龍,頭頂繪獨角,下巴處繪有須狀鬃毛。
體態優美輕盈,覆蓋有鱗片,四肢纖細卻有力,而尾巴更偏向於馬尾的造型。
為什麼只是有麒麟,就可以賣出高價?
元代的典章制度,嚴格規定了使用紋飾的不同階級。
《元史輿服志》記載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元庭下令:“禁服麟麟、鸞鳳、白兔、靈芝、雙角五爪龍、八龍、九龍、萬壽、福壽字、赫黃等服”。
這意味著上述特殊紋飾,只有皇帝和貴族才有權使用。
這就像是使用雲龍紋一樣,其上的麒麟紋,直接代表了這隻大碗的等級、身份。
這樣的瓷器,不管是什麼器型,只要有上述一些紋飾,全都價值很高。
當然,這也是由於元青花的特性決定的,因為只要是這種等級高的瓷器,都肯定是使用麻倉土和蘇麻離青料製作的精品。
還有,元青花瓷以景鎮為代表,其製作精美而傳世極少,故而異常珍貴。
根據時間大致分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個階段,其中又以“至正型”為最佳。
元青花瓷開闢了,由素瓷向彩瓷過渡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