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南青北白(第2/2頁)
章節報錯
就算他不如之前那件一億多的宮碗之前,這麼一隻蓋碗要是上拍,怎麼也得拍個五六千萬吧?
它之所以值錢,肯定是因為定窯的名氣。
在唐代以前,我國瓷器一直是以南方越窯為代表的青釉瓷為主。
北方的發展較晚,北朝時洛陽地區出土的青瓷,都還是南方的輸入品。
到了隋唐之際,北方白釉瓷興起。
這使的我國在世界上,成為最早擁有白釉瓷的國家之同時,也打破宇內青瓷一統天下的格局。
由此形成了陶瓷史上,所謂的“南青北白”二大體系。
而白釉瓷中最著名者,是為定瓷。
唐代陸羽在《茶經》裡,從盛茶之器的角度評瓷,說越州青瓷上,邢州白瓷次之。
由此可知,在當時南北青白二系瓷器,已呈互為爭勝的局面。
邢州白瓷即邢窯白釉瓷,是白瓷中最早出名的窯系。
定瓷是在繼承邢窯瓷基礎之後,推陳出新而自成體系與風格的瓷器。
定瓷窯址在今天北河曲陽,此地古時屬定州。
我國瓷土分佈極廣,凡是富有瓷土,多燃料,加之有河流可供運輸之地,就會出現大型窯址。
曲陽澗磁村及東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帶,富有優質高嶺土。
這種高嶺土氧化鋁的含量高,而氧化鐵和二氧化鈦含量極低,這是瓷器胎釉顯白的根本原因。
定窯瓷器整體以如銀、似雪之白為顯著特徵,就是因為其當地出產的高品質高嶺土。
“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就是定瓷獨到之處最簡單扼要的概括。
就是這麼珍貴的定瓷,在兩座佛塔地宮之中,一下子發現了一百五六十件!
剛才這隻小碗,還是其中最普通的一件。
稍微不普通的就是白釉桃形盒,還有就是白釉竹節紋筒形盒。
這是實用器,整件白釉桃形盒通高9.5厘米,腹徑7.6厘米,足徑4.3厘米。
整體呈桃形,蓋與盒身有子母口相接。
蓋頂塑桃尖,上小下大,略成錐形。
盒身為圓形,直口,直腹,矮圈足。
自蓋至足劃凹線,使形象更為逼真。
胎質潔白堅硬,釉白而瑩潤,通身輪旋紋明顯。
白釉竹節紋筒形盒,為仿竹節式高簡圓形。
蓋頂隆起,器身竹節紋整齊均衡,為旋削技法劃制。
瓷胎色白質硬,器壁甚薄,釉色白中泛黃,亮澤瑩潤,有垂釉痕。圈足足底無釉,一看就是定窯精品。
定瓷是集藝術性與實用性為一體的器物,其上的瓷質盒子,算是稍微特別一些的。
如果說不普通,很特別的,就是通長19.3厘米,口寬8.4厘米的白釉波浪紋法螺。
這件法螺形象逼真,殼為螺旋狀。
殼外通體劃飾波浪紋,中心聳起錐形體,喇叭口,這種造型十分逼真的擬態瓷器,在瓷器之中還是很少見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