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八章名貴綠釉(第1/2頁)
章節報錯
有些技術效果,說著十分簡單,但是真正做起來,卻很需要經驗。
沒有經驗,就絕對沒法把握住燒製效果。
這樣以來,就需要碰運氣。
如果運氣不好,那一窯瓷器之中, 能夠燒製成功一件,就算幸運。
這才是這總瓷器名貴的原因,一是因為漂亮,二是因為燒製困難,燒製成本很高。
對於釉色、釉面都十分特殊的孔雀綠天球瓶,陳文哲就算再有經驗,再有自信, 也不會認為他能一次就燒製成功。
所以,他又一連做了三件,他還真不信,三件之中,會沒有一件達到讓他滿意的效果。
做完了天球瓶,陳文哲手上動作不停,不過這一次他做的是扁壺。
相比天球瓶,扁壺的製作,還要更難一點。
雍正時期的孔雀綠扁壺,
總體造型為方狀扁形,瓶口外卷,短細頸,肩部外擴呈圓弧形,瓶腹及底部均為方形,底部平底無釉。
器身裡、外皆施孔雀綠釉,釉面佈滿魚子紋開片和深藍色斑點;
扁壺稜角處為淺色薄釉,壺口後配有一個嵌銀絲紅木圓蓋,蓋面為雙蝠、回紋、波浪紋等圖案。
這種雍正時期的綠釉瓷器,施釉勻淨, 釉麵肥腴, 平整光潤,堅緻細密,玻璃質感強。
較之康熙時期釉色深且濃,時代特色比較明顯。
對於陳文哲來說,比較麻煩的反而是它的蓋。
嵌銀絲紅木圓蓋,主要工藝是嵌銀絲。
只不過他原來學過烏銅走銀,對於鑲嵌什麼的也不陌生。
之所以仿這一件瓷器,主要就是想熟悉一下鑲嵌工藝,反正現在他閒,可以想到什麼就做什麼。
“每一種釉色,如果深研一下,都能做出很多經典啊!”
做完一系列孔雀綠釉瓷器,陳文哲有點感慨。
之前製作單色釉菊瓣盤的時候,陳文哲只是製作各種顏色的盤子,每一種顏色都做了幾種。
就算有多的,也就單色四五種,那還是因為屬於雍正十二單色釉菊瓣盤中的一種。
現在不同,他做的只是綠釉。
現在孔雀綠釉做完了,感覺很舒服, 但是,綠釉之中就一個孔雀綠?
做了孔雀綠,是不是也要做點孔雀藍?
還有,藍色經典瓷器有多少?
話說,藍色經典那酒瓶子就比較漂亮啊!
可惜,那好像不是瓷器,但是,如果製作出瓷器來,還有那種玻化程度,是不是就真的是經典了?
此時陳文哲想到了很多,綠釉做好了,還有紅釉、藍釉、黃釉等等。
這些要全都研究一下,全都做出歷朝歷代的經典,那要展出出來,會引起多大的轟動?
別的顏色先不想,趁著現在手中有條件,還是把綠釉做到極致。
而要想把綠色釉做到極致,先前製作單色釉菊瓣盤時準備的礦料,就用得著了。
綠釉,還是很值得仿製的,而且在歷史上,也出過很多名瓷、名品!
綠釉一般帶給人的是綠油油之感,但是,做的好了,綠如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