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七章細網輕紗,煙籠霧罩,賞心悅目(第1/2頁)
章節報錯
康熙淡綠瓷器杯碟,兩件一套。
杯碟小巧秀雅,只要功夫深,做起來又快有好。
很快,陳文哲就做出來了十套杯碟,而這二十件瓷器也是一大套。
這些器型都比較簡單,所以一般陳文哲都是從簡單到複雜, 這一次也是一樣,都是從碗盤碟開始。
現在碗、杯碟都做了,在做就是盤子。
這一次陳文哲做的盤子,工藝要求就要再一次升級。
雍正款錐拱八寶綠釉盤,就比較合適。
這件錐拱八寶綠釉盤為敞口,淺壁,圈足露胎, 胎體較厚。
瓷器裡外均施綠釉,盤裡為素地無紋飾,盤外壁錐拱暗刻纏枝花卉、八寶圖案。
將佛教法物寶輪、法螺、寶傘、白蓋、蓮花、寶罐、金魚、盤腸等,借用纏枝花形完美表現在外壁,雍容華貴,端莊秀麗;
盤底為白釉地,中央有青花雙圈,內楷書“大清雍正年制”6字2行款。
雍正時期的綠釉器常見刻、印花卉紋飾,有纏枝蓮、八寶、如意雲頭等。
而這一件綠釉盤,為典型的雍正綠釉器。
這一件的工藝要求,主要就是施釉和雕刻,這對於陳文哲來說,圖案再繁複,他雕刻起來也很快。
只不過,這一次只做了三件,畢竟之前該調整的釉料配方,他都調整了一遍。
等做好了,陳文哲沒有繼續, 而是在收尾了其他工作之後, 直接出去吃飯。
吃過飯之後,他沒回工作室,而是回到自己的宿舍休息。
透過今天製作綠色釉瓷器,他也發現了自己的一些不足。
他對於歷朝歷代的顏色釉,瞭解的還是不全面。
比如紅釉、黃釉、綠釉,每一種都能弄出深深淺淺十幾種釉色,這些陳文哲自己做,現在肯定做不全。
既然武三都給送來了大量碎瓷片,他的隋侯之珠也變得更加給力,那為什麼不全面瞭解一下?
如果得到的傳承足夠完整,他以後也就不用摸索各種單色釉配方了。
要是真能有所收穫,這一次的收穫,就絕對不是雍正十二色釉瓷器能夠相比的。
所以,這一次只是實驗性的燒製了一些孔雀綠釉碗盤碟,陳文哲就結束了工作。
當然,期間他也做了一些其他瓷器,只不過那些是之前完成過一到工序,或者已經是入窯燒過幾次。
像之前做的琺琅彩, 五次入窯, 最少也需要三五天才能完成一窯瓷器的燒製。
回到宿舍, 什麼也沒做, 陳文哲直接陷入回溯之中。
就這樣,陳文哲一邊學習,一邊製作,順便搞一些研究。
做做停停,學學做做,直到他感覺最常用的幾種釉色,已經研究明白。
這一天他再次來到工作室,先看過之前出窯的瓷器,感覺沒問題,他繼續做綠色釉瓷器。
還是孔雀綠,只不過現在製作的孔雀綠釉瓷器,肯定不簡單了。
有難度的經典孔雀綠釉瓷器,肯定有,還有一些比較特殊。
陳文哲知道的比較特殊的一件,就是仿青銅器器型的瓷器。
比如清乾隆仿青銅器形的孔雀綠釉凸蟠螭方鼎
瓷器,這種器型在清代乾隆時期,就比較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