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八章一代名品(第1/2頁)
章節報錯
菊花雋美多姿,不以嬌豔姿色取媚,卻以素雅堅貞取勝。
人們愛它的清秀神韻,更愛它凌霜獨開,西風不落的一身傲骨。
菊花一直為詩人所偏愛,古人尤愛以花喻己,以菊明志, 以此來比擬自己的高潔情操,堅貞不屈。
由於菊花有如此美好的寓意,所以古人也會採用菊紋圖案來製作瓷器。
其中名聲最響的菊花器型就是清代雍正、乾隆二朝的菊瓣盤。
尤其是雍正御製之十二色菊瓣盤,其造型之精巧,製作之精美,釉色之瑰麗,被後世讚譽為一代名品。
據記載, 這套雍正十二單色盤,當時研究出來的時候, 可以說是別出心裁的巧妙設計。
雍正見到之後,立即就獲得了他的青睞,隨後他就指令景鎮的大師們一起合作起來,然後製作了一套十二色系,共四十套的作品進宮。
這裡是重點,就算以當時景鎮的官窯御用大師們的水平,也需要一起合作起來,才能燒製一整套十二色系。
陳文哲想要完美複製這一套菊瓣盤,可不是那麼容易。
當然,也不是不可能,因為那四十套菊瓣盤的燒造記錄,很幸運的被保留了下來。
只是,後來有沒有再有人燒製,燒製成沒成功,就不得而知了。
此時的陳文哲有點感慨,不是感慨菊瓣盤難以製作, 而是感慨,他想要製作的經典瓷器,也太多了吧?
本來是仿製汝官窯瓷器的,可只是仿製了一些汝窯花觚,就想到了製作粉彩扎道瓷。
本來粉彩扎道瓷做的好好的,突然有想到了使用胭脂紅釉,畢竟這是一種經典釉料,只要用了就能增加瓷器的品質,提高瓷器的價值。
而做了胭脂紅釉的粉彩扎道瓷,又想到了胭脂紅粉彩釉菊瓣盤。
這次瓷器都很經典,陳文哲都想要,既然想到了,就一定要做,要不然就忘了。
只不過,這樣做起來,還有完嗎?
可是,粉紅色的粉彩菊瓣盤,真的很漂亮。
而有了這麼一隻盤子,其他十二色系的單色釉菊瓣盤, 就不漂亮了?
想到那十二隻盤子, 陳文哲的心就直癢癢!
而此時他正好也弄完了手中的活,加上張股也弄出來了幾件菊瓣盤的器胚。
等著晾乾也是等著, 陳文哲乾脆幫著張股修胚。
盤子這東西,要想做的薄,還需要質地緊密堅實,對於胎泥的製作,要求不低。
他這裡的胎泥都是特製的,已經合格,現在想要足夠薄,施釉之後可以達到瑩潤透亮,那就必須要做好利胚這道工序。
經過陳文哲的手一弄,這件器胚已經達到極致,再薄就要真誠薄如紙了。
完成幾件器胚的修整,接下來才是直接上釉。
這個器型的盤子,製作的難度全在釉色之上。
這一套十二隻盤子,絕對是雍正時期的經典,因為整個菊瓣盤的製作過程,可以說是比較巧妙,也符合雍正帝的審美。
當時的督陶官年希堯是一個十分聰明的人,很明白皇帝喜歡什麼型別的瓷器。
尤其是他選擇了12色一起組成,所以任何一件都可以說是討好了皇帝的心。
督陶官年希堯,當年是大將軍年羹堯的哥哥,因弟弟獲罪牽連被流配邊地,途中他卻又被雍正皇帝抓回來燒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