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一章一朵奇葩(第2/2頁)
章節報錯
英法聯軍在圓明園中進行了大肆的搶掠,將眾多珍貴的珍寶,洗劫一空。
而一些器型較大的珍貴瓷器,竟然被打碎扔於地上。
這隻體態較小的長頸葫蘆瓶,幸運的逃過了被打碎的厄運,但仍然被搶劫出華夏。
英法聯軍在對圓明園實行了野蠻搶劫後,竟然使用了放火方式,將這座舉世聞名的萬園之園,付之一炬。
2010年,這隻長頸葫蘆瓶出現在香江蘇富比的拍賣會上。
經過數十番輪番叫價,這隻長頸葫蘆瓶,最終以2.5億多元港元成交成,創造了中國瓷器拍賣史上新的紀錄。
為什麼一隻瓶子會賣出這種天價?首先一個,肯定是它漂亮!
而在漂亮的基礎之上,還能輕易讓你找出無數的優點,比如富麗堂皇。
這應該也算是乾隆時期很多高價瓷器的標準之一了吧?能夠賣出天價的,肯定會讓你一眼就看出乾隆盛世!
是不是真盛世先不說,就說這一系列的瓶子,從它們身上就可以讓你看出,那個時代的瓷器製作工藝,肯定是登峰造極的。
那麼為什麼這麼一件粉彩軋道瓷,會賣出兩點五億的天價?
難道只是因為漂亮?當然不是,還有其極致的工藝。
其實說到底,還是工藝複雜,一般人做不出來。
那麼粉彩軋道瓷的工藝到底有多難呢?想一想掐絲琺琅和琺琅彩工藝就知道了。
先前也提到過,粉彩軋道瓷的工藝技術,最近幾十年才完善出來,做出來的粉彩軋道瓷才算合格,在明清之時,這種瓷器的製作,肯定是一項高難度的任務。
還是說回這件清乾隆淺黃地洋彩錦上添花萬壽連延圖長頸葫蘆瓶,它的製作工藝,已經不比一件琺琅彩瓷器要差。
在清代,當景鎮御瓷工匠採納及熟習乾隆初年開創的繪畫技藝後,這種奢華繁縟的裝飾工藝——“軋道錦地”才日漸成熟,並受到推崇。
這種以細針狀物在釉面上刻畫卷草紋、鳳尾紋和花卉紋以表現“錦地”效果的工藝,最後在景鎮日臻完善。
陳文哲複製出來的這件長頸葫蘆瓶,就是這一時期的傑作。
瓶上所繪紋飾色澤豔麗多變,重疊交錯,構圖精巧,細緻繽紛。
這款長頸葫蘆瓶的全名,名字比較長,但是透過名字的一些詞語,我們可以知道,這隻葫蘆瓶的顏色為淺黃地,並且使用了來自西洋的琺琅彩工藝。
它的花紋紋樣為錦上添花式樣,寓意代表著萬壽無疆,在器型上採用了以前從來沒有過的葫蘆器型。
而仿製這麼一件瓷器,工藝還不算是最難的,最難的是材料。
既然是官窯器,還是能夠媲美琺琅彩的瓷器,那製作材料,製作工藝,都肯定是最頂級的。
要知道,粉彩軋道瓷在乾隆早期,它是在督陶官唐英和jdz工匠不懈努力下,借鑑瓷胎畫琺琅製作工藝而創制的一釉上彩新品種。
它的燒製地點就在jdz御窯廠,在督陶官們的嚴密組織下,集中jdz和周邊地區的最好的瓷用原料、最好的工匠,不惜工本精工細作而成。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