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水坑之內,破泡眼內,就常鑽有陳附跡和臭幹黑,或有黃水斑。

這是古瓷的一個重要特徵,這算是陳文哲能說的少有的乾貨。

而兩位老人,也告訴了陳文哲一些秘技,比如水流痕。

水流痕是指古瓷在封閉的空間, 長達數百年,其四周的物體揮發的水汽,聚集流淌的痕跡,有動感。

一般為深黃色,很難洗淨。

這個浸入破開的釉面之下的氣泡之中,也就形成了黃水斑。

這些東西都是互有因果的, 肯定不是憑空出現的。

就這樣,兩位老人說一種做舊方法, 或者是古瓷特徵,陳文哲也投桃報李,就更進一步,說的深一些。

雙方有來有往,也算談的愉快。

做舊的技術,跟制瓷的技術不同,你要想做的完美,必然要懂得什麼是古董。

古,到底古到什麼程度,也就是說,你需要知道,各個時代的瓷器流傳到現在,都有什麼樣的特徵。

就像剛才說的黃水斑什麼的,其成因是什麼?有什麼表現?

黃水斑的成因原理,同於黃水線,區別在於黃水斑沒有明顯的分界線,也不成線條型, 而是片斑狀。

出現黃水斑的古瓷, 其郭、窖必是早年被毀,古瓷因某種原因,還保留在原位,又經若干年,才又面世。

若是黃水斑穿透瓷骨的,絕對無假,幾十年的時間是仿不出的。

至於黃水線,很多古瓷內外會有一道水平的黃線條,線條較寬,色是呈漸濃形,黃線條的一側有道十分醒目的分界線,越靠近分界線的,黃色越濃。

此黃水線已滲入瓷骨,甚至滲透瓷骨,百年不褪,浸泡反覆清洗十年,也不奏效。

注意,真品的分界線, 只有一道線。

細推為何會有明顯的分界線,則自然會領悟到另外一系列名堂。

這種特徵現在有仿, 區別在於分界線不分明, 或多道分界線集中在一起。

另,仿者做出的仿品特徵,很容易被洗乾淨。

若是二、三十年前就開始偽造的,則另是一說,因時間長了,也難洗淨,則需另尋鑑定方法。

若有多道分界線的,必假無疑。

因為這一次陳文哲製作的都是粉彩瓷,所以他還特意提到鐵筆黃斑。

此術語是粉彩五彩釉上,彩繪鑑定專用的。

釉上彩繪的輪廓線,是用鐵筆繪製,筆觸較深,線條處也毛糙些,毛糙處也就容易被汙染,年代久了,就有多種顏色附上,以黃色為主。

另外,若是幾百年來都浸在黃水中,其毛糙則更不易洗淨,黃斑色更重。

這主要是鑑別傳世的,還是新面世的,還是面世已久的一個重要依據。

也有人著文,稱此為“黑彩紫光”。

說到這裡,陳文哲已經說的很多,也很深,甚至說的很透。

這樣的表現,自然讓兩位老人刮目相看。

早就知道陳文哲厲害,但是見到之後,終究會因為陳文哲太過年輕,不經意之間,就會小看他。

現在他們已經收起那點小心思,開始認真對待。

既然陳文哲說到了黃斑,他們也不能讓小年輕小看了啊!

說到瓷器上的各種斑塊,兩位老人一唱一和,直接說了好幾種古瓷上的斑塊。

像是鐵鏽斑,分青花鐵鏽斑和胎釉鐵鏽斑。

谷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