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二章有來有往(第1/2頁)
章節報錯
武三這些混江湖的,能一直混的如魚得水,不管有沒有點文化底蘊,都是不可小覷的,最少他們說話就很有水平。
武三挑起話頭,剩下的就是兩位老人的表演時間。
“你知道火石紅是怎麼形成的嗎?”周老不以為意的道。
只要是玩古董的,都應該知道火石紅, 要是不知道,就是純正的韭菜。
這裡的幾個人都懂,就算武三也懂,但是他懂的不多。
至於陳文哲,他還真沒有專門研究過火石紅,但是他知道怎麼做出合格的火石紅,這就夠了。
當然,人家景鎮那邊是專業的, 只要是瓷器相關的東西, 他們都研究的很深入。
就比如這看似很平常的火石紅,火石紅是指古瓷露胎處,顯示紅色,也有黃紅色,紫紅色,灰紅色等。
個別火石紅嚴重者,也可從胎上爬上釉面一、二毫米。
很多人會認為,這種現象肯定只有在古董上能見到。
也就是說,這種現象的出現,是一種老化的現象。
可事實不完全是這樣,因為有些瓷器出窯時便有,俗稱“窯成火石紅”。
出窯後逐漸形成的,稱“後天火石紅”。
古時的窯成火石紅,其當時的面貌,只能從現代瓷器上推知。
其經歷了若干年後,面目全非, 因為其它的一系列古瓷持徵干擾了它。
所以尋找古瓷特徵, 則以後出火石紅為主。
一般會出現在器物的凹處、支釘上、片縫上、吐筋線上、火性土垢上,並面上會有金屬光澤,這是千年氧化加之火性外吐所致。
時間不超過幾十年的,不會產生金屬光。
年代越久遠,金屬光越強。
當然,也不是所有瓷器都會形成火石紅,因為火石紅的主體成份是氧化鐵。
若瓷質本身的含鐵量極低,則不容易找到火石紅,有的須藉助百倍放大鏡。
若是一點兒火石紅也找不到,則可判為新瓷。
若是瓷器凹處的後出火石紅的金屬光不明顯,則需結合其它古瓷特徵綜合判判。
早就知道兩位老人是高手,對於他們瞭解火石紅,陳文哲是一點也不奇怪。
而他做的那隻大盤,就是窯成火石紅,只不過後期他又做舊了,比如金屬光澤等等。
其實,他做舊最厲害的肯定不是火石紅,因為這個太明顯, 也有太多人會做。
像是特徵很明顯的牛毛紋、火石紅, 肯定不會難住景鎮那邊的高手。
所以, 陳文哲就是聽著他們吹捧,並不說話,他要認真,沒準兩個老頭就會嘲笑他。
但是,這兩位老人也不是毫無眼力的,雖然沒有細看,但是那瓷器有面上的氣泡坑,他們卻也看到了一些。
這才是真正厲害之處,這也是陳文哲透過那件秘色瓷,獲得的一些意外收穫。
垮了好一會兒之後,周老才再次看向陳文哲:“小陳,你那件瓷器上做的是破泡吧?”
一聽這話,陳文哲就笑了,這老頭還真是能忍,居然現在才提起。
“處理的太好了,破泡之後泡水,能形成現在的樣子,不容易啊!”
谷等
老李也有點感慨,畢竟眼前的瓷器,都很漂亮,這就對於氣泡的處理要求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