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七章軋道開光,錦上添花(第1/2頁)
章節報錯
先前陳文哲為什麼要提到康熙粉彩?還要研究雍正粉彩?
主要是乾隆時期的粉彩瓷,肯定是集清三代之大成者。
這可不是互吹,而是乾隆粉彩在雍正瓷的基礎上,又有新的突破。
乾隆粉彩中的一部分,繼承了雍正時期在肥潤的白釉上繪疏朗豔麗紋飾的特點。
如常見的折枝花卉盤、碗、小瓶、面盆、人物筆筒和大件器物鹿頭尊等。
其次,在裝飾方法上,出現多種色地“開光”粉彩, 如紅、黃、藍、綠、紫等色地上,用極細的工具,軋出纏枝忍冬或纏枝蔓草等延綿不斷的紋飾,且多和開光一起使用,人稱軋道開光。
這一工藝的出現,將粉彩推上了更加富麗繁榮的頂峰, 一直延續到民國。
集多種色釉為地,可達十多種, 有的在色地上彩繪帶有西洋色彩的纏枝花, 有的在色地上借用琺琅彩的軋道工藝,用一種較鋒利的金屬工具,劃刻出精細的鳳尾紋。
這即所謂的“錦上添花”。
開光內繪花鳥圖、山水人物圖及墨書乾隆御題詩等。
這種色地粉彩纖巧繁縟,是前所未有的,也是乾隆粉彩中數量較多的。
除了這些,乾隆粉彩還有一個獨有的特徵,即器物口部及底部,都施松石綠釉,釉面常常帶有細小的紋片。
而且大多瓷器都以粉彩為主流,陳設器、文房用具、日用器皿以及五供(由兩件香罐、兩件花抓及一件香爐組成和法器等都屬常見。
這一次,陳文哲可以說是把粉彩瓷,研究了個透徹。。
他從康熙粉彩、雍正粉彩,再到乾隆粉彩,最後收不住手,還製作了一些嘉慶粉彩和慈禧粉彩。
慈禧就不說了,先前提到過,而嘉慶粉彩,可以說是滿清瓷器史上最後的輝煌。
嘉慶粉彩瓷常見紋飾有花卉、八寶、雲龍、羅漢、嬰戲、石榴等。
器型有瓶、筆筒、洗、盤、碗、茶壺、戟耳瓶等。
值得一提的是松石綠釉, 嘉慶時期這種釉色非常淺淡光潤,釉面猶如粥皮。
由於是一種低溫彩釉,釉面常常帶有細小的紋片。
這一特點乾隆時首先出現後,一直延用到晚清。
同時乾隆時期的瓷器,還常以纏枝花作主體,分別加施夔龍、夔鳳、蝙蝠或纓絡、八吉祥等,組成各種祥瑞吉慶、美意延年內容的圖案。
可以說,清代乾隆時期,在瓷器上的藝術成就,已經達到巔峰。
它繼承了宋元明所有精華,最後成就了清三代的盛名。
這一次,陳文哲也算是融會貫通所有技藝,把他會的所有制瓷工藝,全都融合、貫通了一遍。
製作完成各種瓷器,挑選出一些大盤、湯碗、色拉盤,這些是用於交貨的。
其他瓷器就是他的收藏,如果遇到了合適的機會,流入市場也不是不可以。
當然,到了此時,其實還有最後一步,款識!
乾隆粉彩官窯瓷器,大多書“大清乾隆年制”篆書六字款,少數書‘乾隆年制“篆書四字款。
谷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