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鬼子進軍整個東南亞,不說他們搶到了多少寶貝,只是在海底打撈上來的瓷器,就讓陳文哲眼饞。

他也確定了,消失在南越內河附近的那兩艘運寶船,其中一艘運輸的是黃金、寶石等貴金屬,另外一艘就是運輸的是瓷器。

至於其他船隻,肯定是作為誘餌,掩人耳目被擊沉了。

所以到現在,那批最珍貴的、傳說中的寶藏,還沒有被人找到。

當年小鬼子的國內搜刮的古董可不少,自然懂得古董文物的珍貴。

既然遇到了沉船,肯定會打撈出水。

透過回溯,陳文哲發現只是打撈了一艘沉船,他們就發現了五萬餘件珍貴瓷器啊!

南越歷史上,深受中國瓷器文化影響,在東南亞地區中,南越陶瓷產業最為成熟。。

不要以為這一點說的誇張,現在的華夏,只是陶瓷大國,卻不是陶瓷強國。

和茶葉類似,國內也是茶葉大國,但不是茶葉強國。

嗯,還有絲綢,到了現在, 國內也是絲綢大國,卻不是絲綢強國。

陶瓷、絲綢、茶葉, 從古到今一直佔據絕對強勢地位的三種外貿交易物品, 現在卻都發展的不怎麼樣。

不說其他, 就一個那月巴莊,或翻譯成缽場, 這是一座陶瓷村,離河內市區10公里,號稱南越的景鎮, 產品都是遠銷歐美日韓臺。

而據陳文哲所知,類似的陶瓷專業村,在南越沒有十個也有八個。

南越一向對頂尖陶瓷技術,具備極佳的掌握能力。

在十四世紀時,世界上能夠燒製青花瓷的, 只有國內景鎮與南越兩地。

曾在後黎朝時期, 南越陶瓷透過海上絲綢之路, 大量出口瓷器到阿拉伯和歐洲。

他們生產的瓷器, 甚至是替代當時的明代瓷器, 因為那時明英宗開始閉關鎖國,直到明穆宗時。

近些年南越考古團隊,陸續在越南近海區域進行“海撈”, 打撈越南後黎朝時期的眾多沉船。

所以,不止是小鬼子幸運,人家現代的南越政府也不差!

南越中部海域, 大約在明清時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線之一。

那裡的海底, 沉睡著大量沉船和文物寶藏, 其中就有很多青花瓷。

近年來,一些海外考古專家開始與南越合作,在這片海域展開海撈工作。

尤其是南越中部的海域,有著大量的“寶藏”。

歷史上, 這裡曾是東南亞地區一個重要的貿易中轉站, 是古代華夏海上絲綢之路出境後的第一大港。

這地方,其實就是占城國和廣南阮主時期的會安。

在南越沿海那些優良的港口,幾百年前有大量過往船隻在此停靠貿易。

海上絲綢之路對當時南越經濟社會,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甚至是改變了越南的歷史。

廣南阮主因貿易,而能與北方鄭主對抗。

從公元9世紀的阿拉伯獨桅帆船, 到十幾世紀的歐洲快速帆船,世界各國的商船搭載著奇珍異寶穿梭往來。

而當地多變的氣候,則導致不計其數的商船在此沉沒。

據統計,南越海域那些沉沒的古老船隻,不下千餘艘。

船上貨物,絕大多數都是當時海上是絲綢之路運載的絲綢和瓷器。

絲綢在歷史的長河裡,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唯有瓷器能大量、持久遺留海底,因此這片海域也常常被稱為水下瓷器展覽場。谷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