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說漢代陶俑,就說唐代的唐三彩, 在那個時期,也應該不受待見, 畢竟屬於冥器,一般人不想著收藏。

至於唐三彩到了現代為什麼價格飆升, 完全是由外國人帶起來的。

外國人可沒有什麼忌諱,他們認為唐三彩漂亮, 就高價收購。

更到價格越來越高,反哺國內,就讓國內的很多人,也認為是好東西了,沒辦法那東西值錢。

值錢不值錢的,要看跟什麼東西相比啊!

看著眼前的洞穴,陳文哲笑了起來。

國家的領導肯定是睿智的, 他們更加清楚,什麼才是有價值的東西。

漫步在一條條通道之中,透過這一次次的發現寶物,結合這山腹之中的通道, 陳文哲大體也能描繪出這地下的情況了。

雖然黃金、青銅器什麼的最重,但是這些容易運輸,也不容易損壞,所以搬運到了山腹通道最裡面。

而作為體積最大,容易碎,不容易運輸,數量還有可能很多的陶器,肯定要就近處理。

,那批數量龐大的陶俑,就被埋在了靠近港口的洞穴。

加上那批意外收穫的佛像,也因為太過沉重,就遺留在了那邊。

想到一些小型的黃金、玉石佛像、寶塔,陳文哲知道,不管是當年那批從彭城來的人,還是後來的小鬼子,都是急匆匆的把寶貝藏在了這裡,都沒有太多的時間整理,要不然,這裡的一些小東西,也許就消失了。

現在他也不著急,慢慢的整理著,等把這些發現的寶物,全都弄走之後,再處理那批陶俑。

現在對於眼前的這些寶貝,陳文哲是越來越感興趣,因為能不時的就發現一點特別讓他高興的事情。

比如現在,他又找到了一件寶貝,是一件能夠跟之前看到過的重寶相比的真正寶物。

之前他就查過資料,自然知道國內很少見的一次大發現,就是滿裝劉勝的墓穴。

從那裡曾經挖出來過的長信宮燈,那絕對是最頂級的一批寶物。

甚至因為那件寶物,讓世界上所有文明都在歎服,因為國內在差不多兩千年前,就有環保意識。

而此時陳文哲眼前的一件寶物,就跟那件長信宮燈差不多。

相比劉勝墓之中出土的朱雀宮燈,甚至可以說是更勝一籌。

這是一件東漢錯銀銅牛燈,它通高46.2厘米,身長36.4厘米。

全器作牛馱燈盞造型,其結構分為燈座、燈盞、煙道三部分,三部分均可拆卸,使用和擦洗很方便。

燈座的牛俯首站立,體形肥碩,這是一俯首站立、雙角上聳、四足矮而敦實、尾捲曲向上、雄渾壯碩的黃牛。

它看似靜態,但螺旋翹尾、睜眼張嘴、豎立的耳朵和對角、略微移動的腿。

燈盞安在牛背正中的圓形座基上,燈盞有兩片可轉動的菱格鏤孔燈罩,可雙透光。

燈罩鑲入圓形燈盤邊緣的凹槽中,燈盤有短把,點燃蠟燭後可以轉動燈罩以調節光照的角度。

燈蓋頂端有一弧連線牛首,這是為了燈座內產生煙燼,能夠排到牛腹內而設定的,使用這種排煙裝置,能起到淨化空氣的作用。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