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一章舞戟於庭(第1/2頁)
章節報錯
看了看手中的鐵戟,陳文哲有點心動。
現在武器可是現成的,他只要選擇一把,使用自主傳承,就可以獲得古人使用這些兵器的經驗。
相比現代人使用的冷兵器,肯定是古代人使用冷兵器的技術更高,因為古代人沒有任何選擇。
希望這些不是些觀賞性兵器吧,如果全是禮儀用器,那陳文哲就要失望了。
有了想法,陳文哲加快了速度。
他把所有兵器,都一一擺放整齊。
這些兵器當中,只要有一把實用器,或者說,只要有一把是古代王侯侍衛們曾經使用過,或者是用來煉過武的兵器,陳文哲就可以在其上學到一些技術。。
速度加快,各種破爛就被翻出來了。
除了環首刀還有卜字形戟,其他的就有點奇怪了,只不過他還是認出來了一種,那就是一種短戟,或者叫手戟。
這東西跟長戟很像,自然容易辨認。
手戟用途廣泛,從名字就可以知道怎麼用:“手戟,手所持摘之戟也。”
摘即投擲,可見手戟是一種供手持或投擲的兵器。
這東西與“卜”字形鐵戟的頭部相似,其在直刺的旁側,有一個橫出的短枝。
直刺的末端,似有細繩纏繞,以供手握,用時單手操持,遙擲擊敵。
漢代人多以短戟護身,這應該是一種實用兵器才對。
漢時貴族官吏的廳室中,常設有擱故佩劍、佩刀的兵蘭(武器架。
兵蘭影象,在漢墓中的畫像石、畫像磚上屢屢能夠見到。
一般其上除刀劍外,往往還置有手戟。
這麼看來,當時的人也常以手戟作為防身之器。
這種兵器在古代的一些典故之中,也經常出現。
比如孫權投虎,劉備砸說趙雲壞話的, 董卓砸呂布, 都是用它。
從此可見其廣泛應用, 而且用短戟,還是高超的武藝。
發現了短戟,陳文哲十分高興, 這一次應該能夠看到一些真正的功夫了吧?
陳文哲知道的,漢末東吳名將孫策, 就精於使用手戟。
他曾以手戟投擊嚴白虎之弟, 當即將他殺死。
曾與孫策為敵, 後被收服的太史慈,也善於使用手戟。
神亭嶺決鬥時, 孫策奪走了太史慈插在背上的手戟,太史慈則掄得了孫策的頭盜。
除了投擲的用法外,手戟也可用於近戰格鬥。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注引《異向餘語》說:曹操“嘗私人命常傳張讓守。讓覺之, 乃舞於戟於庭”。
這些說的都是短戟的使用, 所以在看到短戟之後, 陳文哲全都小心的一一清理出來。
而最後剩下的都是些什麼?看著造型有點奇怪啊!
漢代時期的兵器, 陳文哲有所瞭解,但是, 有些武器他還是不清楚是什麼。
更何況,眼前這種造型奇怪的兵器,還鏽蝕的厲害。
沒辦法, 陳文哲只能是透過回溯,看看這些東西的用法。
“難道是鉤鑲?”
透過回溯, 陳文哲倒是知道了,這東西很可能是鉤鑲。
這東西甚至被人稱之為, 奇思妙想的“鉤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