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二章有銘文的飯盒(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攤子上的青銅器,不管再怎麼漂亮,它也是做出來的。
一次性居然出現了這麼多作假的青銅器,這位老闆也不像是個好人啊,不好對付!
只不過,不好對付也得對付,因為陳文哲又看中他攤位上的一些東西了,恐怕那些東西的價值,比銅鳩車要高的多。
如果說這家攤位上有比較顯眼的東西,那就是一些殘破的青銅器,那些的鏽色才比較自然。
而吸引陳文哲目光的,除了那三件銅鳩車,很顯然就是那些看著殘破的青銅器。
仔細瞄了幾眼,沒想到,他還真就看到了另外幾件鏽色比較好的東西,特別是其中兩件,不對,好像是一件吧?
那是一個如同飯盒一樣的銅器,放在另外一邊的一件,應該是它的蓋子,不過,那件蓋子變形嚴重。
當然,那個飯盒也沒有儲存的太好。
除了佈滿了紅斑綠繡,它的外形也有點扭曲。
所以,不是專業人士,絕對看不出來,它跟旁邊的那一件,應該是一套。
一個飯盒,加一隻蓋子,器型十分簡單,只不過那銅綠,看著就十分喜人。
最近研究的青銅器比較多,所以,陳文哲現在不能說一眼就看出那銅鏽的層次感來,也差不離。
古代青銅器大多經過漫長歲月的地下埋藏,由於受地下環境的影響,它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腐蝕。
銅器上的鏽是多年生成的,一般比較堅硬。
它們是銅質裡生成的,猶如礦藏一樣,是一層一層、一點一點地長出來的,堅固緻密,不易剝落。
作偽的銅器,要用銅鏽偽裝,而其表層也要經各種偽裝處理。
但不管怎樣偽裝,假的決不能變成真的,觀察銅器的表層和鏽斑,是銅器辨偽的關鍵。
最主要的是,這件造型簡單的青銅器,它的銅鏽,有所脫落。
陳文哲能看出來,飯盒這麼簡單的造型,應該不會有人仿造,那銅鏽一般人也仿造不出來。
就算是移植鏽,在眼前青銅器變形的過程當中,也肯定會暴露了。
所以,那兩件一套,居然也是真東西。
如果就是兩件造型簡單,還被擠壓、扭曲變形的古代青銅器,自然不可能把陳文哲的視線,從三件青銅鳩車上吸引走。
因為他在扭曲的飯盒之上,從一處脫落了鏽跡的地方,居然看到了文字。
青銅器上的文字,不就是銘文嗎?
青銅器的價格高低,主要看是誰使用,是否有銘文!
皇室使用的跟諸侯王使用的有區別,諸侯王使用的跟士大夫使用的也有區別。
有銘文的跟無銘文的也有區別,區別就是價格,而這個價格的差距,是數十萬至上千萬不等。
還有,收藏青銅器可不在於其形大小,主要是看有沒有研究價值、歷史價值、收藏價值。
眼前這一件,很明顯就有,因為陳文哲正好認出了暴露出來的那兩個字。
說了這麼多,其實收藏青銅器就在於器物上有沒有銘文。
即便是一件很小的雜器,有銘文也會讓它身價陡增。
舉個例子,在保利博物館展出的一個青銅器,器形非常小,只有一個成年男子手掌那麼大,而且蓋兒也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