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六章賤賣海張五(求訂閱)(第2/2頁)
章節報錯
老東西,還是晚清、民國的東西,價格自然不會便宜。
稍微詢問陳文哲就知道,這些泥人的價格都要七八千。
稍微好點的,比如剛才陳文哲點出來的羲之愛鵝、木蘭從軍,這些都要三萬以上,因為人物就好幾個,價格自然就貴。
可惜,這些也不知道是誰做的,他連泥人張的傳承都沒有看出來。
不過,東西是老的,最起碼也有上百年曆史。
老東西,可不一定是好東西!
也不知道是老人變壞了,還是壞人變老了,這樣的老東西越來越多了。
陳文哲可不想要這些魚龍混雜之物,他想要龍,不要魚!
一件件仔細挑選,這太過專業,也不太好,比如現在,他就挑選的眼花繚亂的。
如果是普通人,早就看花眼了,哪裡還能從裡面挑選出一些精品?
“咦?這件人物捏的有點傳神啊!”
突然之間,陳文哲發現了一件比較有意思的泥人彩塑。
這件泥人彩塑,形制比較簡單,但是神態極為傳神,看那技術,已經不比他的畫龍點睛弱。
陳文哲主要是透過一雙眼睛,來顯露人物的神態、性格、表達意思等等。
而這一件,卻透過人物的整體形象、動作,來把他的性格表露的一覽無遺。
瓢似的腦袋,小鼓眼,一臉狂傲。
可再怎麼看,也沒看出這人,像是有狂傲資本的樣子。
看到這個張牙舞爪的傢伙,陳文哲的腦海之中,突然之間冒出一個典故。
古玩城最不缺的就是各種故事,原來這裡的攤主,幾乎見到一個客人,就要講一件故事。
而關於泥人張的故事,可不太簡單,它已經是典故,而且好像是被收錄進了中學課本之中了吧?
賤賣海張五,好像就是這麼一個故事。
這件關於泥人張的故事,錄入了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課文,這一點陳文哲肯定沒有記錯。
手藝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
而且,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著十萬八千里。
泥人張大名叫張明山,咸豐年間常去的地方有兩處。
一是東北城角的戲院大觀樓,一是北關口的飯館天慶館。
坐在那兒,為了瞧各樣的人,也為捏各樣的人。
去大觀樓要看戲臺上的各種角色,去天慶館要看人世間的各種角色。
這後一種的樣兒更多,這些故事情節,陳文哲一想就能背下來。
故事的主角之一,就是海張五,他認為是個人物,十分張狂,看不起捏泥人的。
泥人張聽他說的不像話,就在桌子下邊,打鞋底摳下一塊泥巴。
擺弄起這團泥巴來,幾個手指飛快捏弄,很快作品就出現了。
他把海張五的腦袋,捏出來了,就如同被割下來,放在桌上一般。
瓢似的腦袋,小鼓眼,一臉狂氣,比海張五還像海張五。
只是,只有核桃大小。
海張五在那邊,隔著兩丈遠,就看出捏的是他。
“這破手藝也想賺錢?賤賣都沒人要。”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