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人張選泥、練泥的手段,對於陳文哲來說,肯定有其借鑑意義。

而最主要的還是捏塑工藝,當然,最後的燒製,陳文哲也想見識一下。

選泥、練泥、泥塑、上彩、燒窯這幾項技術,陳文哲都還算厲害。

但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更何況這個他山之石還是一塊玉石。

很快,陳文哲就鎖定了一件製作工藝最好的泥人。

“泥人”在徹底乾燥後,要入窯烘燒,溫度要達700℃左右。

出窯後經打磨、整理即可著色。

彩塑的用色,比過去有了很大的進步。

過去的顏料為水粉色,覆蓋力差,容易爆裂、脫落、褪色,不能長久儲存。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使用丙烯色,儘管價格較貴,但優點很多。

這種新材料覆蓋力強、不爆裂、不脫落、不易褪色,幹後不溶於水,因此可以用水沖洗。

而一件完整的作品,一般需要30天左右才能製作完成。

什麼事情就怕專業啊!陳文哲回過來神來,只有感慨。

國內各種傳承,實在是太多了,就說這泥人張的傳承,可以說把玩泥巴,玩成了最頂級的藝術品,這就是牛鼻!

剛才只是簡單的看了看,陳文哲就有這不少收穫。

泥塑,有時候比瓷塑還要難燒。

這一點全看泥巴,和泥巴要是玩不好,你什麼都做不成。

所以說,人家才真正是玩泥巴的大師。

這還是第一次,陳文哲承認自己玩泥巴,玩不過人家!

最基礎的一個選泥、練泥,人家就真正是玩出了花,玩到了境界。

學到了人家的東西,自然不能白嫖。

看了一眼,眼前如同古代員外一樣的富態男人坐像,陳文哲打算買下來。

這尊塑像,應該是出自一名張家的小輩之手,工藝還可以,所以要價八千。

市場價八千,出廠價也就四五千塊,有這種手藝的年輕人,在青年一輩當中,也算高手了。

這樣的高手之作,買下來收藏,應該不會差了。

來到古玩攤位上,自然不能只賣現代藝術品。

再說,人家攤主也不可能只依靠現代藝術品賺錢,這樣的明碼標價,賺不來大錢。

所以,能來這古玩市場擺攤的,自然都是有著一些老東西的。

這座攤位上的泥人也不例外,除了那些明顯是新作的彩塑之外,還有很多看著就比較有歷史感的老東西。

這些老東西的典故,陳文哲一看就明白,像一個人看鵝,小兒抱鵝,這肯定是羲之愛鵝。

還有一個美女十分英武,那好像是木蘭從軍。

其他全是美女的,應該是出自紅樓夢的人物。

還有一些穿著古代服飾的人物,而且各有各的精彩。

這些泥人彩塑,一個個都惟妙惟肖,這好像是泥人張的特點。

如果非要說有什麼缺點的話,那就是開眼。

這些泥人張的經典作品,其開眼肯定不如陳文哲的畫龍點睛厲害,而且看著眼睛都有點小啊!

陳文哲總算是找回來了點自信,他還是有點厲害的!

這些泥人一個個活靈活現,還是手工藝品,看著都有點可愛啊!

所以,不管買那一件,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