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一章做到最好(第1/2頁)
章節報錯
馬承繼志得意滿,打算大幹一場,而此時的陳文哲也想著大幹一場。
他為了景雲鐘的製作,準備了太長時間。
就連開發區那邊的廠區,都準備好了鑄造車間,可惜一直沒有啟用過。
現在好了,他先熱身一下,修復三間青銅器,再開始鑄造景雲鍾。
當然,之前的小打小鬧,也是必不可少的。
有著押運車押送,速度還是很快的。
所以,中午時分,陳文哲就來到了新的廠區。
相比瓷器工坊那邊,這邊就要冷清的多。
進入廠區,立即有幾名工人過來。
這就是有著一名合格的職業經理人的好處,李金鯉把什麼事情都想在了前面,並且做好。
這些工人的年紀都不小,都是一些老鑄造工人,是之前李金鯉就僱傭來的。
之前一直沒事做,這些工人就在適應電熔爐等工具。
現在老闆來了,這些工人都活躍起來。
對於工人來說,每天無所事事,他們反而心中不安,感覺這份工作幹著不踏實,好像廠子隨時都要倒閉一樣。
現在有事情做了,他們自然高興。
卸下三件青銅器,等薛建明的人撤走,陳文哲才有空觀察身邊的六名工人。
雖然這些人都有著四五十歲的年紀,但是看著都很壯碩,一看就是幹鑄造的,有勁!
“老闆,我們這是要幹什麼?”一名年齡最大的,最先開口道。
“先修復一下這些青銅器,再開爐鑄造幾尊銅像,最後是鑄造一口大鐘,這些可都不簡單!”
陳文哲微笑著解釋了幾句,主要是把之後的工作交代清楚,讓他們心中有數。
“修復青銅器?這些是古董吧?我們不會做!”又一名工人開口道。
“沒事,你們給我打下手就好。”
陳文哲的視線,落在了眼前的一口大銅釜之上。
這一隻儲存的還算完好,只是缺失了一隻耳朵。
心中早就有數,陳文哲立即指揮工人,幹了起來。
經過長時間的準備,廠裡的原材料已經準備了很多,具體使用哪些,全看陳文哲。
現在要給大銅釜補一隻耳朵,自然不會很難。
先小心的去鏽,再找來一張銅板,經過裁剪打製,用環氧樹脂進行粘接。
最後經打底作舊,立即使得修復部分與文物,達到天然如初的效果。
銅鼓的修復也是一樣的程式,主要是為了好看,又不是實用,所以,複製三足蛙,貼上去就好。
在這個過程當中,都要先去鏽,再補缺、打底,最後還要做鏽。
銅器最難的是補缺,至於修補紋飾,對於陳文哲來說,反而沒有什麼難度。
指揮著六名工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麼一做就是半個月。
這一段時間,有著六名熟手幫忙,他修復青銅器的速度,比預想的還要快速。
只是用了半個月,就已經基本讓三件青銅器煥然一新。
而他要的可不是新東西,所以最後還要給它們做上紅斑綠繡。
得到這門絕活的時間不短了,可陳文哲還真是第一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