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低調的奢華(第1/2頁)
章節報錯
六隻茶杯,只有兩隻儲存還算完好,就這樣,其中一隻口沿還有衝。
這麼算起來,只有一隻是完美品。
看著有缺口的茶碗,這倒是不嚴重,陳文哲可以修復。
至於口沿有衝的,甚至都不用修復,直接用金、銀、銅等材料,包起來就可以了,甚至可以包的很漂亮。
至於有裂的,鋸瓷也是一門很好的手藝,特別是那鋸釘,製作成泥鰍背,釘入瓷器之中,也有一種別樣的美感。
一一看過這六件白瓷碗,透過缺口,陳文哲已經看到了其內典型的糯米胎,這是德化白瓷的特點。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德化白瓷的白,也是很不一樣的。
其實剛開始看到這些白瓷碗的時候,陳文哲有一瞬間,認為這有可能是定窯白瓷,或者是永樂宣德時期的甜白瓷。
能夠跟德化白瓷媲美的,也就這兩種瓷器品種了。
不過,只是稍微一看,陳文哲就認為這是德化白瓷,而不是其他兩種。
這些瓷碗壞了,自然很可惜,但是透過缺口,陳文哲可以看到內部的胎質,還能看到釉層、釉料的特點等等。
對於制瓷工藝,陳文哲現在可是全面晉升大師級了。
他就算做不出德化白瓷,但是,對於德化白瓷的制瓷工藝,只是稍微看一眼,就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德化白瓷的特點還是很容易辨別的,比如胎骨細柔堅緻,俗稱“糯米胎”,帶有晶瑩的光澤。
釉水也不同,德化白瓷的釉水潔淨勻厚,與胎骨結合緊密,渾然一體。
呈色也比較特別,可以說是溫潤如玉,剔透光滑。
器體在光線照耀下,可映見指影。
叩之聲音清悅悠揚,猶如敲擊金屬,鏗然作響。
其美妙的胎釉質感,直逼玉器之“五德”,它的問世,曾經引起瓷壇的巨大反響。
國內很多鑑賞家稱讚:“似定器無開片,若乳白之滑膩,宛如象牙光色,如絹細水瑩厚”。
這種瓷器與其他名瓷迥不相同,它的質地滑膩如乳白,宛似象牙。
總結一下,就是說,德化白瓷胎體緻密,胎骨細膩潔白,胎與釉結合緊密,釉色純淨,透光性極其良好,即使是少數的中低溫白瓷出現開片的現象,也顯得十分溫潤細膩。
這樣的特點,跟定窯白瓷和永宣時期的甜白瓷,是不一樣的。
明清的許多陶藝著述,往往將德化白瓷與定窯白瓷、永樂宣德時期的甜白瓷媲美。
或稱“建之粉定”,或謂“類永、宣之甜白”。
其實,德化白瓷較之定窯白瓷、jdz甜白瓷,不僅胎釉中的化學元素構成含量不同,而且外觀上釉層更為純淨,胎與釉結合緊密堅緻,色澤滋潤明亮,工藝技術更臻成熟。
這種優秀品質的得來,其實不止是依靠技術,很大一部分是依靠材料。
也是因為這一點,就算陳文哲的技術水平,現在已經達到大師級,有很多瓷器他也是做不出來的。
比如德化白瓷、甜白瓷、定窯白瓷,甚至還有一些特殊的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