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真正是古董,時間就算不長,但怎麼也有上百年曆史了吧?

要不然也賣不到一千二百塊啊,這雖然是民窯出品,但也不是大白菜吧?

也許是看到了陳文哲那目瞪口呆的樣子,這位攤主坦言,最初幹這行的動力很單純,僅僅是因為喜歡,另外也看到有人因此發了財。

但幹這一行的人,基本上都被人騙過,所以現在他也變得格外謹慎。

謹慎,收到的東西就少,但是少而精。

這是攤主的驕傲,所以,在賣出那件瓷碗之後,攤主就十分自然的再次拿出來了一件。

經營古玩攤位十幾年,他還是有點眼力的,要不然哪裡能夠指著這個混飯吃?

今天這一筆,他就可以賺一千多塊,之後就算十來天沒有生意,他也不會太著急。

看到這個樣子的攤主,陳文哲反而有點著急。

掃了一眼攤位上的一隻茶碗,陳文哲現在已經確定,這隻白瓷小碗是一隻茶碗,雖然素面無花,但是瓷質細膩,應該是件好東西。

猛然一看,感覺應該不是官窯,但是,最少也是件民窯精品。

只不過,稍微細看,就會發現,這件瓷器不簡單。

就算它有殘,就算它外面有一層油汙,陳文哲也能看出,這是一件精品瓷器。

他忍不住想要拿起來看一下,不過想到剛才老闆的動作,陳文哲就稍微猶豫了一下,問道:“這種茶碗,不會也有很多吧?”

“哈哈,我一看兄弟你就是明白人,所以也沒想著要騙你,做生意嘛,都要留一手,看看這些,都是些殘次品,總共就六隻。”

說著,攤主就從屁股底下的小木箱之中,接連掏出來了五隻同樣的茶碗。

總共六隻茶碗,個頭稍微大點,敞口,看著有點像是茶盞。

這東西之前應該是蓋碗,下面有茶托,上面有茶蓋。

摩擦著一隻小碗的缺口,陳文哲能看出來,這幾隻瓷碗,製作精細、質地堅密、晶瑩如玉!

如果不是外面有一層油汙,那晶瑩如玉的白,肯定要引起攤主的注意。

而現在,他肯定沒有太過重視這批茶碗。

把玩著茶碗,看著那別樣的白,陳文哲很容易就能想到,這是一種什麼品種的瓷器。

德化白瓷啊,他原來只是聽說過,還真沒有見到過。

他沒想到,南方生產的德化白瓷,居然來到了這大西北。

把攤位上的所有茶碗,全都翻了一遍,沒有看到任何紋飾,就不要說是文字了。

沒有留款,並不一定就不是官窯!

先前本來以為是普通瓷器,可看到了掩藏在油汙之下的白色,陳文哲才發現,這是一套精品茶具。

可惜沒有茶壺,六隻茶碗顯然也不成一套,在北方最少也要八隻茶碗,才能湊成一套。

沒有茶壺、甚至是連原來的茶托和茶蓋也消失了,現在就剩下了孤零零的茶碗,幸虧這裡有六隻。

這些茶碗儲存的並不好,有四隻殘了,不是有缺口,就是有裂。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