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一招鮮吃遍天(求訂閱、月票)(第1/2頁)
章節報錯
其實,膏藥古稱薄貼,是一個比較多見的傳統中藥製劑,是膏方的一種外用劑型。
膏方是膏、丹、丸、散、酒、露、湯、錠八種劑型之一,具有簡、便、驗、廉的突出特點。
唐代《外臺秘要》中就有“取黃狗皮裹腰痛處”外治風溼腰痛的記載。
狗皮也因為其不透氣並且皮厚適中,炮製後異味不太明顯,成為藥工製作膏藥的選用膏藥襯的材料。
不說其他,同仁堂等著名傳統中藥企業所制膏藥中,不乏有狗皮膏藥,其中的暖臍膏藥,就非常有名。
明朝的迴天國手龔廷賢,在《萬病回春》記載的一個貼肚臍眼的止痢狗皮膏方子,解放前在很多藥號裡都有,應用很廣泛。
這些方子,這位祖傳老中醫可都有,而且十分精通。
也就是說,只是稍微瞭解了一下,陳文哲就發現了好幾種方子,比較常用的就有止痢疾和暖臍膏。
特別是止痢疾貼,對小兒痢疾有特效。
那種猶豫消化不良,或者是受涼等等,造成的拉肚子,也有一定效果。
畢竟人家還能製作暖臍膏,一通百通,稍微調整一下藥方,就可以製作出各種有針對性的方子。
這些方子使用的藥材也都不貴,甚至是平常,比如止痢疾方,就很平常。
其方如下:乳香(五錢)、沒藥(五錢)、木鱉子(十個)、杏仁(四十九個)、桃枝(四十九節,二指長)、柳枝(四十九節,如箸大)。
製作起來也不難,用香油七兩,將木鱉子以下四味入油炸,浮撈起渣。
下黃丹三兩,熬將成膏,用槐枝不住手攪,滴水成珠退火,再入乳香、沒藥,加麝香一分攪勻。
就這樣簡單的製作完成,之後晾曬一下,退去火毒,攤於邊長5cm的狗皮上,就可以了。
止痢疾膏這樣的一帖膏藥,在近代很有名,很多近代名醫都對此讚不絕口。
流傳到現在,很多醫學大家對此狗皮膏藥的評價是:貼瀉痢如神!
慢慢的陳文哲走出了藥房,這時他才發現,這家藥房的的後面居然還有一座院子,而這裡應該是一座小型製藥工廠吧?
因為他看到了製造中藥,或者說熬製藥膏的所有工具,甚至他還看到了一些裁剪好的狗皮。
“看到了吧?我們家真是祖傳的,這是狗皮,我們家的祖傳狗皮膏藥,一絕!”
就在陳文哲進入後院的時候,這家的主人也跟了上來。
對於幫他處理麻煩的陳文哲,這家的主人還是十分看重的,他還想著,是不是連這家藥房,也處理給這位土豪。
陳文哲此時也有點心動,這裡的任何一件東西,都有著濃郁的歷史文化底蘊。
這樣的東西,不是使用了回溯技能,就可以扔掉的。
當然,這也是陳文哲的收藏癖。
不過,隨著看到的東西越多,陳文哲得到的也越多,他也越來越瞭解狗皮膏藥。
這種原來他看到了就是一笑,當做小丑的良藥,現在才知道,這真是良藥啊!
特別是透過一些書籍的回溯,讓陳文哲更加了解狗皮膏藥。
膏方在傳統中醫治療病症中使用歷史悠久,分內服和外用兩種。
現在陳文哲看到的主要是外用的一種,而且種類很多,這些東西,居然記錄在了他眼前的一些書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