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這件寶貝就一直跟隨這名英國人。

它去了當時的阿三國,因為那裡的人,實在是很容易辨認。

可惜,陳文哲聽不懂那時阿三的語言,甚至他都聽不懂那個時期的英語。

所以,對於這一段畫面,陳文哲只能選擇快進。

如果以後有需要,他可以再看看,也許還能從阿三那邊,發現點什麼藏寶。

要知道,英兵在阿三也是無惡不作的,那個時候搶劫一些寺廟,弄一些寺廟的藏寶,可是很正常的。

也許就是因為這一點,那名英兵才會沒有去特意尋找隱藏在沙漠之中的窖藏。

因為那座窖藏之中除了一些瓷器,就是一些金銀和金銀器。

這些東西,對於那時殖民全地球的英軍來說,也不是不可或缺的東西。

再說,隱藏在大漠之中,那人也不害怕被人發現。

也就是在這時,玉壺春瓶恢復了其主要功能,裝酒!

它的個頭雖然大點,但是,對於一些嗜酒如命,或者說喜歡酗酒的人來說,卻正好合適。

有了這個功能,陳文哲看到了更多的畫面。

從阿三,再到大海市,那位英國人也算是平步青雲。

可惜,他好像一直沒有機會再次進入大漠,自然也就沒有辦法,去起出隱藏在大漠之中的寶藏。

之後的事情,就比較戲劇性。

這位玉壺春瓶的主人,在一次混亂當中出事了。

有人趁著混亂,打死了他。

這樣,順理成章的,東西就落入了另一夥人的手中。

可惜,他們還沒來得及捂熱乎,就再次被人偷襲,這一些人也玩完。

後來幾經流轉,經歷了打磨瓷底,最後流入市場,後來又被人收藏,最後又出現在一座地窖當中,最後被錢千盛手下的拆遷隊伍發現,落到了錢千盛的手裡。

所以,那件大罐,可能是錢氏子孫製造的,但是,這其實跟錢千盛沒有什麼關係。

撫摸著眼前的玉壺春瓶,這一件青花釉裡紅,可比那件大罐有價值的多,最起碼,它的經歷實在是太豐富了。

可以說,這東西就是一件標本,它見證了元代制瓷業的輝煌。

當時,瓷器可是元朝出口獲利的主要商品,想來沒有人會不上心吧?

也是這個原因,讓當時的制瓷工業,發展到了一個極高的水平。

可以說,這一次的收穫,讓他對於元代的一些精品瓷和高超的手藝,都有了瞭解。

不過,瞭解了,有了學習的機會,卻不代表著就會。

雖然憑藉陳文哲的基礎積累,他現在就可以製作出媲美元代手藝的東西,但是,一些特別專業的手藝,他還需要多加練習。

反而是青花釉裡紅的燒製,讓他稍微有了點把握。

青花和釉裡紅搭配在一起燒製,如果沒有特殊的青花配方和釉裡紅配方,根本就燒製不成功,要不然就是燒製成功的機率太低。

獲得了銅紅釉和青花釉的配方,雖然有點不太合格,但是隻要多試驗幾次,也許就能找到規律。

最主要的是,這樣一來,他也不用一窯一隻瓷器進行燒製,而是可以大批次的製作。

大批次燒製,就算燒製成功的機率再低,也應該會有點收穫吧?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