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一地窖的寶貝(求訂閱)(第1/2頁)
章節報錯
隨著元王朝疆土的不斷擴大,各個國家來向元朝廷進貢的也日益增多。
每次各國使者,向元帝進獻各式珍品後,在回國時,元帝通常都要回賜禮品於來使。
這些禮品中,多以景鎮瓷器為主。
例如:伊朗阿特別爾寺,及土伊斯坦布林薩拉博物館,現藏的景鎮各類元代青花瓷,多為當時元帝所賜。
又如: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貞元年(1296年、至治三年(1323年時,泰國曾多次遺使者見元帝進獻禮物。
使者回國時,元帝都回賜了織錦、瓷器之類的禮物。
陳文哲手中的這件玉壺春瓶,就是一次贈禮的過程當中,被它的主人帶著,走了一次西域。
這一次的出使西域,肯定是出問題了,因為,它最後落在了一座地窖之中。
那好像是一座寺廟的地窖,也算是窖藏吧?
看到了這種隱秘,陳文哲本來有點萎靡的精神,立即振奮起來。
因為他看到的,可不止是這一件玉壺春瓶。
在那座窖藏之中,藏著的東西可不少。
看到了地窖,陳文哲立即好奇心起。
他還真想知道,這件玉壺春瓶,到底是怎麼流傳下來的。
現在看來,它肯定是因為儲存在了地窖之中,才能留存七八百年,流傳到現在。
所以,陳文哲又看了一遍出使西域的過程,特別是路上的景色。
他想要知道,最後這件瓷器,到底被藏在了哪裡的地窖之中。
可惜,元代之時的景色,跟現在應該相差很大。
再說,西域那地方實在是太大,他只能大體看到一些特殊的地貌。
至於經過的城池,能保留到現在的應該很少。
如果真想知道,需要查詢一下當年的路上絲綢之路。
只要瞭解了那條黃金商道,應該就可以推測出,最後這件瓷器,到底被隱藏在了哪裡。
其實,現在這些並不重要,因為這件玉壺春瓶,最後還是被人挖了出來。
挖出它的是一隊探險隊,而且是外國人。
怎麼看,陳文哲都感覺好像是一隊英國士兵?
這個時期,應該到了清末民初了吧?
事實十分奇妙,那隊英兵的下場,好像並不好。
他們迷路之後,遇到了一片遺蹟,就是在那片遺蹟之中,發現了一地窖的寶貝。
可惜,當時他們已經筋疲力盡,加上沒有合適的運輸工具,最後就只能取了一些瓶瓶罐罐,主要是用來裝水。
所以,一隻元青花獅子滾球紋大罐,還有玉壺春瓶,就被帶了出來。
之後,這一隊士兵經歷了千辛萬苦,可以說了歷經磨難,最終因為儲存了足夠的水源,走出了一片沙漠,來到了一處綠洲。
可是,在這一處綠洲之中,人性的醜惡,暴露無疑。
共患難容易,共富貴就很難。
脫離危險之後,他們發現的那處寶藏,就成了火拼的導火索。
而最後,玉壺春瓶的新主人獲勝。
嗯,不管誰獲勝,他都是玉壺春瓶其中一段時間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