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可見的供養錢,最早出現在宋代,以後歷朝歷代皆有鑄造。

這些供養錢,錢面除沿用年號、國號文字者,還有“香花供養”、“大安福寺”、“寶珠菩薩”、“進香直社”等。

背文則有“神”、“護聖”、“香殿”等等。

之所以能夠確定,完全是因為陳文哲眼疾手快。

此時,大師級的摸金技能,盡顯神通。

比如說,在剛才攤主傾倒銅幣的時候,他看到了一坨銅錢。

當然,窖藏錢幣黏連在一起,很正常,他還見到過一座錢山呢!

這沒有什麼稀奇的,稀奇的是,陳文哲在看到它的時候,感覺這個很珍貴,他就不由自主的出手,一下抓在了手中。

當時攤主還驚異的看了他一眼,不過,在發現抓住了一坨錢幣的時候,攤主居然開口解釋了。

攤主解釋的很認真:說沒有清理好,不影響銅錢的質量。

當時聽的陳文哲有點想笑,所以他隨手就把那坨銅錢,又扔進了編織袋之中。

也就是在那個瞬間,陳文哲看到,一坨銅幣當中有著一抹金色。

拿到手中,他只是稍微使勁,金色上面的黑色銅錢,就被弄掉了。

也就是在這時,他看到了金色之上顯露出來的三尊佛像。

這東西,實在是太出名了,因為曾經在一座古代寺廟的地窖之中,發掘出來了一大批,而且都是金幣。

所以,陳文哲很確定,剛才扔進去的金幣,是宋代最出名的供養錢,應該就是“淳化元寶”背“三佛”大型金質供養錢。

因為它大,比普通的“淳化元寶”金幣還要大。

&nm,重量:40g,錢幣面文“淳化元寶”,正面外郭下方陰刻“八”。

錢幣背面鑄有三尊佛像,觀其坐姿推測當為“華嚴三聖”,也稱“釋迦三尊”。

常見“淳化元寶”金質供養錢,直徑普遍在24毫米左右,重量在12克上下,背面為兩尊佛像。

而“淳化元寶”背“三佛”大型金質供養錢,在尺寸和重量上都遠超前者,達到了驚人的41毫米,重量在40克左右。

在古代金質方孔錢幣門類中,尺寸重量除“西王賞功”大型金質賞賜錢外,少有金錢能超其右。

如此精美金幣,卻被一坨銅錢包裹,這讓陳文哲十分慶幸,而又感覺十分遺憾。

攤主發現的窖藏之中,難道就只有這麼一枚金幣?

既然出現了一枚,就肯定還有更多,可惜,這種東西不用想都知道很珍貴,他自然會更加小心的處理。

所以說,鬼市上的好東西不少,但是來路恐怕都有問題。

手裡最後留下了一枚銅幣,在陳文哲的指掌之中,不停的反轉。

這一次的收穫不小了,人不能太過貪心。

停下動作,銅幣落入掌心。

如果細看,就會發現,這是一枚至正之寶。

這種銅幣,數量十分稀少,在幾年前,價格就達到了十幾萬。

現在這麼一枚銅錢的價格,低於二十萬,你是連看一眼的都撈不著。

“小老闆,怎麼樣?要不要?”

“要!”陳文哲直接拿出十萬塊現金,扔給了老闆。

這時,這四個編織袋中的銅錢,就全部屬於他們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