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哲這邊有了決定,鄭宇立即執行。

在鄭宇的幫助之下,老闆一點點的傾斜麻袋,把裡面的錢幣,倒進一隻空的編織袋之中。

兩個人,一個倒,一個接,而陳文哲則在一邊看著。

不時的,陳文哲還出手,幫著撥動一下麻袋之中的錢幣,讓它們更加順利的流入編織袋之中。

確實不值什麼錢啊,特別是宋錢,價值太低,陳文哲有點失望。

開元通寶(背上仰月)市價5元左右,正隆元寶,是金代錢幣,市價10元左右。

淳化元寶、至道、天聖、宋元、元豐、祥符,為北宋錢幣,普品市價23元。

這可是市場價,如果兩元一枚買下來,根本就不賺錢。

所以,陳文哲更加看中,那些黏連在一起的錢幣。

所以,每一次遇到黏在一起的,他都要接住,掰開看一下。

也就是在這個過程當中,陳文哲發現了幾枚有價值的錢幣。

雖然只是隨意看了幾眼,但是他過手了。

只要他的手碰一下那些錢幣,是不是真品,他也就估摸了個八九不離十。

確實是元錢,而元錢雖然種類繁多,但是很多發行數量很少,特別是一些八思巴文的元錢,都多少有點價值。

還有,其中一些大錢,看著不像是流通錢幣,反而像是供錢或者說是養錢。

特別是其中一枚小錢,字跡十分清楚,陳文哲一眼就認出來了,好像是穆清銅寶。

背後好像有至正的字樣,如果他沒有看錯,這東西上過拍。

雖然不記得拍賣了多少錢,但是陳文哲卻知道,這一枚的價格超過十萬,甚至是達到了四五十萬。

現在不是糾結這個的時候,等買下來了,回去查查資料就知道了。

又一次看到一枚感興趣的銅錢,陳文哲用手一抓。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看清楚了上面的字樣。

摸了一把,陳文哲才會確定,這是真品。

接下來,可以說看的陳文哲眼花繚亂,“至元通寶”,“大元通寶”他都看到了。

還有“大元國寶”、“大元至治”錢文的銅錢,錢面有的飾四弧線紋。

“至正通寶”,“至正之寶”,也發現了不少,而且各種規格的都有。

只不過銅錢傾倒的速度太快,陳文哲也只能大體的看一看。

只要不是做舊的東西,隨便看看也就行了。

而就這麼隨便看看,陳文哲就看到了不少蒙、漢兩種字型的銅幣。

很快,一大麻袋錢幣,就分成了四份,放在了鄭宇腳邊。

到了此時,這一批錢的出處,陳文哲也大體猜了個差不多。

如果他沒有猜錯,這一批錢幣,應該是來自一座寺廟的窖藏。

元代供奉的寺廟可不少,而香油錢更是不可或缺。

這些,很可能就是寺廟的收入。

要不然,裡面不會摻雜著不少大錢,因為這些大錢,鑄造稀少不說,很多還都是供養錢!

供養錢,是古代花錢的一類,亦稱“供佛錢”、“廟宇錢”。

舊時官方或寺院,所鑄用以供奉佛殿神像的錢幣。

置於佛髒或供於香爐,是謂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