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宋元明清高仿扎堆(第2/2頁)
章節報錯
再看那件扁壺,這種器型也是元青花的經典器型,但是,扁壺可不容易製作。
拉胚,好像是這些作假者的弱項,這一件的器型也不規整,肯定不能拿出去蒙人。
這些東西的質量都不行,他這還是沒有細看,如果仔細鑑定,還不知道能找出多少毛病呢!
不過,這已經算是市面上,仿製的比較好的高仿了。
釉面他可以處理,器型就不行了,還有那件大罐內部的刮痕,也沒法掩飾。
“武二大哥,我就不說這些東西的毛病了,一件給你兩百,這算是照顧你了,要是願意就留下,不願意,您就去其他店裡看看!”
“兩百?這也太少了,這些怎麼也算是高仿,兩千並不貴。”
“大哥,這一件扁壺器型不對,根本就賣不出去,梅瓶的釉色和外在的摩擦痕跡,都不對,太顯眼了,根本就賣不上價!”
“那就一千五,兩百塊,我們連成本都不夠,兄弟,你要是真照顧我們,我們也不會讓你吃虧,兄弟幾個,讓他看看我們的實力。”
武二說完之後,他身後一直沒吭聲的三個男人,一個個的把手中的編織袋,全都開啟了。
第一個拿出來了三件宋代青白瓷,也就是傳說中的影青瓷,算是龍泉窯的前輩。
第二個人拿出來的是明代青花和五彩瓷,也是三件。
第三個人拿出來的是清代青花和粉彩,又是三件。
還別說,他們弄得這些仿品,還都算是高仿,最起碼是市面上少見的高仿。
而且這些傢伙弄來的都是大器,儲存還完好,這樣的東西只要仿造的好,就肯定能夠賣的上價。
宋代影青就不說了,胎薄釉厚,胎薄的都能看到對面的影子了,要不然怎麼叫影青?
現代一些制瓷大師,肯定能夠做到那種程度,可外面野生的高仿大師就不一定了。
最近陳文哲一直在研究龍泉窯,對於宋代影青瓷,更是有所研究。
“影青”是人們對宋代景鎮燒製的,具有獨特風格的瓷器的俗稱。
由於它的釉色介於青白之間,青中帶白、白中閃青,加之瓷胎極薄,所刻劃的花紋,迎光照射,內外皆可映見,因此被稱為“影青”。
這樣的工藝,想要仿製出來,很難,最起碼對於一些野路子來說,很難!
所以,這三件宋代影青刻花小碗,在陳文哲眼中,全都是一眼假。
而且他還沒法做舊,因為這是工藝的問題。
宋代影青被人稱之為假玉,從這兩個字也應該知道,就是宋影青燒製出來之後,如同玉石一樣。
可現在這三種小碗,哪裡跟玉石沾點邊?
明代三件瓷器,就更不要說了。
青花的髮色到是很對,龍紋等紋飾也符合明代的特點,但是,你要只是玩青花,陳文哲就不說什麼了,你弄上五彩幹什麼?
釉下青花,釉上五彩,這就是鬥彩啊!
明代的鬥彩,太有名了,這種東西的數量很有限,根本就不可能蒙出去。
沒有市場,誰會要這東西?
不是陳文哲心理陰暗,他只是瞭解人性。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