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是這一項,又體現了這詩宗的底蘊深厚。

當下宋穆便是邁步往裡去,這樓閣建造比之當初翰林院的藏書閣卻有不同,當下其中有不少弟子在其中翻閱書冊,入目看去真是一番書海。

宋穆也多有欣慰,這等書冊收藏,想來這文朝人族歷史,延綿無憂。

只是翻看了片刻,宋穆便也暫時抑制那份激動心情,找到了杜燃,繼續往這宗門他處而去。

杜燃自然跟上,繼續與宋穆仔細的介紹周圍的情況,還不忘與宋穆解釋一番其中的事情,確是讓宋穆多有收穫。

“此處小宗門是宗門的清修之地,宗門之人皆專注於境界提升,故而只有悟道和藏書兩處功用。”

“位於中州的大宗門是我宗門之根基,於那有更多宗門安排,若是狀元有機會前往中州,當可去一觀。”

宋穆微微點頭,此刻兩人也登上這裡的半山腰。

此刻入目見到的是一處廣場,廣場上有不少的弟子在這裡聚集,大多是秀才境界的弟子,此刻都在此處練習。

各種文力光芒湧動,鍛鍊書文應有盡有,其中還有那舉人不斷走動,指點周圍弟子修行。

“此處是宗門的練武場,統共有三處,供給秀才與舉人境界的弟子使用。”

杜燃這般與宋穆解釋著,而這時候有些宗門弟子注意到了宋穆的到來,也不知是誰說了一聲,此刻竟都往前來。

不少人朝著宋穆拱手,連聲稱呼前輩。

宋穆也是連忙拱手,這些人臉上雖稍有激動,但也是極力剋制自己,只能是宋穆開口,當下問了一句。

“諸位於這山間修行,是否更有效果?”

當下幾人便是點頭,似乎也終於敢接話,當下個個恭聲與宋穆回應。

宋穆自然也是稍加讚揚了眾人勤奮,未來可期。

這邊讓眾人更是興奮,也覺得宋穆並非入宗門長老那般嚴肅冷厲。

當下就有那膽大之人,走上前來,面露興奮的與宋穆說道。

“前輩,我等都對前輩詩詞多有欽佩,每每能與《天下文刊》上見前輩詩詞,都令人興奮慨嘆。”

“尤其是前輩書寫詩詞時那般情境豪邁,令我等嚮往不已。”

一眾秀才都這般說著,眼中更有幾分崇敬。他們鑽研文道多年,對於文人大道艱難再清楚不過。

而宋穆只不過用三年時間,便一舉奪得了狀元,在他們看來,是十足耀眼的成就。

不知不覺中,便有那人與宋穆拱手,望能將宋穆書寫詩詞之景,也學上一番文人風範。

旁邊的舉人對此也不覺不妥,宋穆倒也是笑著點頭。

也是在眾人歡呼之中,宋穆已經握住一直毛筆。

“宋某也是初見詩宗偉岸,又見諸位敏學好問,實是文人興盛之景,便作此詩以共勉了。”

看著面前的白紙,宋穆最後落下筆墨。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宋穆落下《竹石》這一標題,眾人看著這詩都是一頓,。

而下一刻就有人拍手叫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