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二章 虎視河中(第1/3頁)
章節報錯
怛羅斯被拿下,河中一馬平川。
作為薩曼都城的布哈拉,地形與北宋的汴梁非常相像,位於澤拉夫尚河三角洲畔,交通便利,土地肥沃,但無險可守,只有幾條河流與運河相互環繞。
拿下怛羅斯,讓整個薩曼國都驚恐起來。
率領古拉姆近衛軍突圍的納爾斯逃回布哈拉,立即向黑衣大食、綠衣大食、白益家族求援,連一向被薩曼人視作野蠻人的九姓烏古斯也派出了使者。
黑衣大食作為大食法的正統,當然要維護薩曼人。
巴格達的使者早就在觀察此戰,薩曼戰敗,他們便進入怛羅斯,站在李曄面前。
“只要大唐皇帝願意皈依我大食法,薩曼的土地可以贈送給大唐。”使者異常慷慨。
當然,是慷他人之慷。
薩曼名義上是黑衣大食的諸侯國,但實際上,雙方根本就是兩回事。
一方是大食人,也就是後世的阿拉伯人,一方是波斯人,亦既後世的伊、朗人。
波斯人只是借用大食法實現了波斯帝國的復辟。
雙方唯一的聯絡就是大食法。
李曄若是入了大食法,巴格達的神權就能擴張至中土。
這買賣其實一點兒都不虧。
而且大唐與薩曼血戰,是個雙方削弱的過程。
說不定黑衣大食還能分一杯羹。
當然,所有前提是大唐皈依大食法。
算盤珠子人人會打,李曄不禁佩服黑衣大食哈里發的想象力。
似乎歷史上耶律大石西進的時候,巴格達也是這麼幹的。
然後被耶律大石在卡特萬之戰中暴揍,破西土大食法聯軍十萬,陣斬三萬人,讓大食法從此一蹶不振。
華夏次文明就這麼在此回到河中。
大食法在這個時代的確有其進步性,當然,只是相對於這個時代而言,但其劣根性顯而易見。
後世信奉大食法的國家,哪一個是強國?
與華夏文明比起來,大食法不過如此而已。
唐代沿海港口城市已經有大食法寺廟,宣宗大中元年,嶺南節度使盧鈞向朝廷推薦大食人李彥升,次年李彥升以進士及第,應禮部選官。
大食法在燦爛華夏文明前沒有任何吸引力。
並且還逐漸被華夏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