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地理環境不好,而且祭賽國文不賢、武不良,國君也不是什麼有道明君,除了開國皇帝,均是享樂派。

這種國家原本早就該被滅掉,可在原劇情中,卻享受了數百年供奉。

——南邊的月陀國進貢美玉,北邊的高昌國進貢明珠,東邊的西梁國進貢嬌妃,西邊的本缽國進貢駿馬。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昔年大勢至菩薩在此歷劫成道,為了了結因果,在此地留下了一顆菩薩舍利。

祭賽國國王修建一座金光寺,又在金光寺建了一座佛塔,專門供奉舍利。

菩薩舍利自是不俗,威能顯化,寶塔上祥雲籠罩,瑞靄高升,晝噴彩氣,夜放霞光,萬里可見,四國同瞻,故此把祭賽國當成天府神京。

說白了就是狐假虎威的唬人!

本世界的祭賽國卻沒有這般好運。

西梁女國從創立開始,周邊便環繞著數座大山,孫小紅何等霸道,沒讓祭賽國上貢就算開恩,豈能給他上貢。

區區一顆菩薩舍利,在孫小紅眼中算得了什麼?佛舍利又不是沒見過!

高昌國是絲綢之路重要站點,大明立國之後便和高昌有了聯絡,高昌國國王鞠文泰送出公主與寇仲聯姻。

雖說遠水解不了近渴,但祭賽國本就是靠著舍利唬人的花架子,碰到更有實力更能唬人的,只能選擇認慫。

周邊四個國家,兩個不進貢,其餘兩個便也生出了想法,試探了幾次,同時絕了貢品,甚至把祭賽國封鎖包圍。

四面八方盡被包圍,祭賽國近乎成了一潭死水,看似仍舊富庶,實際上江河日下,早已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屋漏偏逢連夜雨,三年多前,祭賽國下了一場血雨,金光寺的舍利子被妖孽盜走,再不復“天府神京”的威嚴。

只知享樂的國王,自然沒有什麼真本事,盛怒之下遷怒金光寺僧人,對他們嚴刑拷打,逼問舍利被誰盜走。

智商正常的都明白,舍利絕不可能是金光寺僧人盜走的。

祭賽國的富貴在於舍利,金光寺的富貴同樣在於舍利,金光寺僧人再怎麼愚蠢,也不可能主動斷自己的財路。

但國王此時已經盛怒,自然不可能分析案情,舍利是在金光寺丟的,寺內僧人就是替罪羊,必須付出責任!

而且這事也算是全了因果。

藉助這一顆佛舍利,金光寺修建得比靜念禪院還要富貴。

以東勝神洲的鐘靈毓秀,修建靜念禪院級別的寺廟都是奢華絕倫,區區祭賽國,修建金光寺的消耗可想而知。

往日裡,靠著舍利,金光寺僧人穿金戴銀,吃香喝辣,威風八面。

那些年紀稍高的老和尚,比王子公主還要威風,如今遭受懲處,不過是償還命運的給予,算不得什麼大事。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

命運給予的禮物,早就已經在不知不覺間標好了價格!

從舍利變為唬人的工具,變為不思進取的理由,神佛便不會再保佑他們!

巧的是,由於金光寺實在是太過富庶,靠著罰沒的僧產,祭賽國最近三年過得還不錯,相當於挖到了大寶藏。

怎麼形容呢?

兩個字——和珅!

……

秋末冬初,師徒四人到了祭賽國。

看著披枷帶鎖沿街乞討的僧人,玄奘不免物傷其類,讓孫悟空去詢問具體原因,若有冤屈,可以相助一二。

孫悟空問了問,查明原因,把玄奘帶到了已經絕了香火的金光寺。

這座寺廟昔日金碧輝煌,祭賽國國王萬分尊重,年年封賞,歲歲修繕。

如今卻是香爐冷落,蛛網遍地,滿地落花無客過,灰冷花殘事事空。

昔日賞賜的金銀珠寶,早就已經被國王收回,僧產更是盡數罰沒,唯有拿不走的壁畫雕塑,還有所保留。

玄奘看著破敗的寺廟,默默唸了一聲“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只看這寺廟的規模,便知道曾經是什麼模樣,雖然內心並不贊同,但破敗成這個樣子,也算是償還因果。

只盼寺內僧人經此一難,懂得何謂佛法何謂魔道,潛心修行,得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