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開封府解試!(第1/2頁)
章節報錯
北宋前期沿唐制,以政事堂為宰相、參知政事議事辦公處,設於禁中。
政事堂囊括門下、中書和尚書三省的大部或主要職權,是最高行政機構。政事堂下設舍人院,有知制誥或直舍人院,負責撰擬詔旨。
還設孔目、吏、戶、兵禮和刑等五房,分曹處理事務。
這麼多機構設定在禁中,中午自然沒有辦法各自回家吃飯的,於是便有了類似後世機關的食堂,而且這食堂的飲食是相當不錯的,尤其是宰執的飲食,更算是小食堂了。
在這食堂中,其實大家也未必有時間過來,大部分時候,都會有小吏打了飯回去各自的簽押房吃,有時候有時間了,便自己過來吃,算是吃個鍋氣。
中秋剛剛過去,工作自然也是忙的,不過張載卻還是自己來食堂吃飯,走一走有利於身體健康,卻不料在食堂裡碰見了王安石呂惠卿等人。
張載笑呵呵與王安石等人打招呼,大家都算是改革派的,見了面還是比較客氣的,乾脆還是坐一桌吃飯。
食堂的人見到參政都來了,趕緊給安排膳食,張載與王安石几人便閒聊起來。
先是聊了河北之前災情的問題,之前河北黃河改道,後面有韓琦在,陳宓還捐了一些錢出去,今年的秋收也快了。
青苗法現在是銀行在代執行,王安石也有渠道得知一些事情,但詳細的還是想與張載聊聊。
張載倒是知道的,便說道:“根據銀行那邊給的訊息,河北的災後復產工作做得很好,尤其是復耕的事情,基本算是完成了八成的復耕。
加上洪水過後有淤積的泥土,反而土地肥沃了一些,糧食的產量比之往年有增長,這部分的增長反而是覆蓋了損失的部分,河北的農戶今年倒是可以過一個肥年了。
據我那弟子建議,今年的利息是以糧食為主,還要高價收購糧食,不使穀賤傷農,這樣也可以彌補農戶的一些損失。”
王安石臉上露出笑容:“這樣就太好了,河北黃河改道,去年的景象實在是嚇人,若是沒有青苗法,農戶必定要成為流民的,至少要有幾十萬流民,若是一股腦南下來到汴京,即便是官家也要大傷腦筋的。
子厚兄,你這個弟子著實是大才,央行交予他管理是好事情,算是找對人了,我聽說不僅河北的情況大好,還有其他的地方青苗法的執行情況也頗為順利?”
張載笑道:“他還是有些辦法的,央行執行青苗法還是能夠避免一些弊端的,加上有地方官府盯著,沒有人敢私下動手腳,自然是各方面都能夠依照規矩來,自然就少去了很多的弊端。”
王安石讚歎道:“靜安是個有想法的年輕人,之前與我說過所謂的裁判與執行人之間的關係,聽了之後,我也是頗有領悟的,哦,是了,靜安今年也該參加科舉了吧?”
張載點頭道:“可不是麼,這段時間埋頭苦讀呢,看起來也是焦慮這呢。”
眾人都笑了起來。
王安石笑道:“咱們都是經過這麼一遭的,考前焦慮,也是正常的,哦,是了吉甫,這一次開封府解試你是主考官,可有什麼想法?”
呂惠卿趕緊擺手道:“關於科舉的事情,屬下可不敢多說,那都是要保密的。”
王安石大笑:“誰讓你洩密!”
說著與張載道:“靜安有大才能,就是不知道科舉考試能力如何,可有把握?”
張載笑道:“大約問題不大,基礎甚為牢固,他又是舉一反三的聰明人,加上有老夫幫著查漏補缺,大約過個解試還是沒有問題的。”
王安石捋須滿意點頭道:“那就好,明年春天靜安若是能夠考上進士,老夫定要給他好好地安排一些重要崗位,這個年輕人是未來的棟樑之才啊,子厚兄,你多督促他,最好是拿個解元什麼的,這般起點會更高一些。”
張載聽了不由得啞然失笑道:“這卻是不簡單,而且靜安大約也是不太在乎的。”
眾人聽了也是失笑。
張載晚上回去與陳宓說了這話,卻是有些驚詫:“王參政說這些是什麼意思?”
張載笑道:“大約還是覺得看好你這個年輕人吧。”
陳宓想了想,也覺得王安石沒有必要針對自己,經過自己推動的央行代行青苗法之事,因為代行的效果很好,現在青苗法出現的弊端基本都讓自己給堵上了。
所以王安石那邊對自己的評價好像還蠻高的,程頤也是因為如此被趁機踢出了條例司,不得已去了嵩陽講學去了,因此近些時間改革派的兩大派系的關係卻是不錯的,所以王安石對自己有期待倒是正常。
陳宓點點頭道:“估計也是隨口一說罷了,也無須過於在意……”
張載搖搖頭道:“不,為師卻是覺得王參政的話有道理。”
“嗯?”
陳宓有些詫異。
張載看著陳宓道:“為師覺得,解元卻是需得拿下來。”
陳宓臉上露出怪異的神色道:“老師,您覺得弟子可以?”
張載罕見的露出嚴肅的樣子:“怎麼,你覺得我張載的弟子不值得解元?”
陳宓哭笑不得道:“這開封府解試參加的人不僅多,關鍵實力也足夠強,弟子何德何能能夠壓過那麼多的人取得解元名次!”
張載心下道,為師也覺得不太可能,但說出來的卻是:“如何就不可能!老夫手把手教你這麼久,你也足夠的聰明,別人舉一反三,你卻是舉一反十,加上你的眼光格局,還有你做事的本領,比起其他的考生來說,根本就不是一個級別的,為師不僅覺得你可以,還覺得解元非你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