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陽院。

內侍曹真看著外面巡邏的禁軍,嘆了口氣。

這與軟禁又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太子仁善溫厚,卻落得這般地步?

以他的年紀和閱歷,想不明白原因,只能自個自的生悶氣。

本著眼不見心不煩的想法,他打掃完前院,就準備回去。

就在這時,外面突然喧譁。

曹真探頭,就見一道熟悉的身影,大踏步的走了過來,一手持詔書,一手持旌節。

聲音隱隱傳來,似乎有監國之說。。

正當曹真想要聽個明白時,就見禁衛紛紛伏地接旨,神態頗為惶恐。

那人排眾而出,對著他微笑:“曹內侍,請太子殿下來接旨吧。”

片刻後,太子詫異的出了宮外,看著來人,又喜又驚:“元芳,這是……”

李彥看著太子。

猶記得他們第一次見面,除了太子宮鬧鬼發生點微不足道的小波折外,李彥印象最深的,是太子興奮的稱呼李治為“哥哥”,就是因為平糶論被透過。

那一年關中是雨災,莊稼欠收,太子推行平糶,給百姓平價買糧,防範於未然,致使小範圍的災情平穩度過。

此後太子也年年維持這項政策,哪怕它會得罪人,出力不討好。

太子的所作所為,體現出他的為人,這個從小就被病魔纏身的人,具備著其他貴人沒有的同情心。

無論是對待身邊的下人,還是對待臣民百姓,都能帶著一份善意。

這樣的太子,不該被囚禁於此,如此對待。

現在才是你應得的:“太子接旨!”

由於李治氣力不濟,詔書十分簡短,但每個字都有千鈞之重:“太子監國,處理朝政,主持賑災,內衛機宜使李彥持旌節,輔佐太子!”

話音落下,太子怔然的接過詔書,外面監視的禁軍則迅速撤離。

幾位統領侷促的入內,拜倒在地:“殿下恕罪,殿下恕罪啊,臣等也是奉命行事!”

這些禁衛軍官都是倒向武后的,這段時間雖然不會特意為難太子,但也是防得水洩不通,早已超過應有的職責。

所以當太子得勢時,他們的心頭無比惶恐。

太子卻根本顧不上這些人,眼眶微紅,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元芳,你終於來了!”

李彥道:“殿下,你的氣色比以往好多了,我們進去說吧。”

太子下意識的點點頭:“好!好!”

等到在殿內,神情依舊恍惚的太子突然道:“我要當父親了!”

迎上來的太子妃扶住他的胳膊,有些羞澀,又滿是幸福的一笑:“哪有第一句話就說這個的!”

李彥欣然:“恭喜太子殿下,恭喜太子妃!”

歷史上的李弘由於身體很差,與太子妃成婚數年,臨死連一個子嗣都沒有留下,可謂悽慘。

得孫思邈親自調養的李弘,身體有了好轉,太子妃有孕,能留下後代,對於太子來說,乃是極大的慰藉。

以致於他的精神面貌真的好了許多。

自從三人發誓要除去武敏之,關係就不同於其他人,太子妃直接問道:“李元芳,為什麼是你來傳旨,到底發生什麼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