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六章 百官請罪(第1/3頁)
章節報錯
“李少府,這些百姓無法驅趕啊!”
“本就不能驅趕,再趕就要出大事了!”
呵斥了手下衙役,李嶠看著烏泱泱的人群,臉色蒼白下來。
山東士族起初是看笑話的,關內是關隴集團的根基,被這群人為了政鬥弄得民不聊生,自己砸自己的地盤。
可如今長安動盪,所有人都慌了,上下也都行動起來。
身為長安縣的縣尉,李嶠和其他五名縣尉,帶著一眾衙役、皂衣武侯和不良人,上街維護治安。
長安坊市太多,不得不分為長安萬年兩套縣衙班子,平日裡勉強可以管得過來。
但如今別說不良人,就是數目最多的皂衣武侯,都像是融入大海中的一灘水,那鮮明的制服很快消失不見,只能聽到他們聲嘶力竭的聲音。
李嶠也坐在馬上,小心翼翼的來去,不斷喊話安撫:“此事聖人已然知曉,朝廷一定會賑災濟民,給諸位交代,請諸位放心回去!”
為了取信於民,他的聲音一開始還很激昂,但很快也沙啞起來,喝了幾口水後,又立刻喊道。。
可惜百姓越圍越多,根本不願意離開。
這就是矇蔽真相的結果。
關中這地方受災不是第一次,以前長安人也有經驗,從糧價的波動上就能看出。
老百姓不懂什麼大道理,但看看米鋪內糧價開始上漲,就可以著手準備了。
是儲存糧食,囤糧備荒,還是去關外投奔親人,總有個應對法子。
不像這回,大起大落,猝不及防。
前一刻大家還歡聲笑語看前宰相砍頭呢,下一刻就奔走相告,然後有錢都買不到米了!
若不是百姓對於官府天然的畏懼性,恐怕早就釀成大規模衝突,事情鬧到一發不可收拾。
“請聖人為我們主持公道!請百官為我們主持公道啊!”
而朱雀門前,那個曾經超度榮國夫人的法會廣場,聚集了最多的人,此起彼伏的高呼著。
他們的聲音並不整齊,一片鬧哄哄,越喊越是沙啞難聽。
但皇城內無人敢回應。
官員越聚越多,三省六部、御史臺、大理寺、二館六學……
還有內衛。
一位位官員聚集,竊竊私語。
丘神績、郭元振、安神感站在一起,見到狄仁傑從大理寺那邊挪了過來,彼此互視,臉色難看。
狄仁傑一向慈和的笑容沒有了,神情變得前所未有的肅然:“你們家中還有多少餘糧?”
郭元振苦笑:“我原與博通他們住在一個宅院內,他吃得多,我倒是備下了不少糧食,可博通如今在吐谷渾,我就吃一些買一些了,現在家中只夠維持十天的。”
丘神績道:“丘府倒是囤積了些糧米,但我府上人口眾多,也只能撐月餘。”
安神感簡短的道:“我家中倒是能吃半年。”
狄仁傑道:“百姓家中大多與元振相似,現在米鋪被搶購一空,各家各戶或多或少還有些糧食,等到十日之後,百姓家中的糧食吃光了,那該如何是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