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線上支付確實短期內很難實現,付費閱讀也要四五年以後才會慢慢形成商業模式,可這不代表網路閱讀就不是趨勢。

即使是傳統文學,很多人也依然會選擇在網上閱讀。

趙長忝納悶了:“這是怎麼說的?”

“線上閱讀有實體書籍無法比擬的絕對優勢,也是未來讓實體沒落的根本原因。”陸澤又開始語不驚人死不休了。

趙長忝聽完一臉懵逼:“什麼優勢?有你說的那麼誇張嘛。”

“首先,線上閱讀沒有地理空間的限制,只要家裡有電腦,隨時隨地都能看到想看的書籍。

不用每次都跑到書店或圖書館去購買、借閱,就能輕鬆享受到閱讀的樂趣。

其次,線上閱讀可以讓讀者在購買之前就看到一本書的部分內容,而不會買了書後發現內容不是自己喜歡的型別而後悔。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耐心在書店翻看幾頁後,再去購買的。

光是這兩個優勢,就足以讓線上閱讀取代實體書籍,成為主流閱讀的方式。”陸澤認真地分析道。

這一點,前世已經充分驗證了。

別說是書籍,就是新聞媒體,以後也幾乎沒了實體發行量,大部分都轉到了線上。

趙長忝聽得愣住了,陸澤說的兩個優勢完全成立。他細細琢磨了很久,都完全找不到反駁的角度。

他弱弱地問道:“按照你的這個說法,以後新聞媒體、雜誌報刊全都要轉線上了?”

“也不是完全轉線上,但隨著網路的進步和個人電腦的普及,實體讀者確實會越來越少,很多雜誌社或出版社都將成為歷史。

這一點絕非危言聳聽,你可以去小範圍調研一下。

就去找那些辦公室有電腦且可以上網的人群,問問他們有多久沒有買報紙和雜誌了。

情況一問便知,相信你會得出正確的判斷。”陸澤非常堅定地回道。

趙長忝傻了,還問個屁啊,他自己辦公室自從配了電腦、連了網路後,報紙都少看了很多。

每天至少有一個小時是在網上看新聞,只是平常根本注意不到自己的這個行為變化。

現在聽陸澤一說,還真是這麼回事。

等家家戶戶都有了電腦,人人都能輕鬆上網,哪還有他們這些傳統媒體人的事兒啊。

到那時候,人人都是網上看新聞, 網上。畢竟網上的新聞、免費啊,買報紙、買雜誌花錢不說,還得去書報亭跑一趟。

無論是從經濟上考慮,還是從便利程度上著想,他們這些傳統紙媒都是穩輸。

要真這麼發展下去,對他們這些傳統媒體來說豈不是滅頂之災?

趙長忝越想越心驚,彷彿已經看到了未來某一天,《萌芽》雜誌社倒閉的那個時刻。

他哀聲嘆氣地說道:“唉,看來我們《萌芽》雜誌社,終究也是躲不過這一劫啊。”

“別擔心,《萌芽》雜誌的讀者,很大一部分是學生。

未來就算再發達,學生玩電腦也是受先天因素限制。

但雜誌和紙質書就不同了,反倒對學生不設防,比電腦更容易獲取。

所以《萌芽》雜誌社雖然也會沒落,不過總歸還是有生存空間的。比起其它的雜誌報紙,已經算是幸運了。”陸澤緩緩安慰道。

相對於那些註定要倒閉的紙媒來說,《萌芽》雜誌社確實要幸運的多。

陸澤的話雖是安慰的話,可趙長忝聽在耳朵裡卻很不得勁兒。

他沒感覺到半點寬慰,心裡反而更加悲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