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帖子中,對音質音效進行了詳細的測評,甚至連一些聲音檢測儀器都用上了。

&n的配套耳機森海塞爾mx500推崇備至,甚至直接稱為有史以來所有隨身聽產品的配套耳機之最,大誇【麒麟科技】老闆大氣。

在測評貼子最後,他還配上了一張圖片,把三星和帝盟的耳機扔到了垃圾桶的圖片。

圖片上所表達的鄙視之意,是個人看了都懂。

貼子一經發出,【極客網路】的水軍們就紛紛行動起來,立刻翻譯稱各國語言,分享了出去。

各大論壇,和音樂、硬體、科技、電子消費品有關的版塊,全都刷成了精品貼子。

一時間議論紛紛,畢竟這年頭像這樣的拆機測評貼可不多見,甚至很多網友都是第一次看到,大感新鮮。

矽谷硬體工程師的身份,科技達人的專業測評,還有圖有真相,這煽動力就很不一般了。

憑藉著這個測評貼子,巴洛·富蘭克林很是風光了一把。

同一時間,【極客+】網站也來了一手騷操作,不僅轉載了這篇貼子,而且還在貼子的最後附上了給巴洛·富蘭克林這篇貼子的稿費。

稿費竟然有整整5000美金,把網友們和硬體達人們羨慕慘了。

這是【極客+】網自上線以來付出的最大一筆稿費了,以前很多硬體達人們的文章,稿費最多也不過幾百美金。

5000美金,都夠一名資深硬體工程師小半個月的工資了。

這筆錢足夠改善一波生活質量,起碼一兩個月內奢侈個一兩回都行。

這下子大家找到方向了,明白了【極客+】網的口味,原來越硬核的文章,稿費才越高。

藉著巴洛·富蘭克林的測評貼子,【極客+】網又刷了一波存在感和知名度。

&n在這些極客和硬體達人們心裡很好地植入了【麒麟科技】極度硬核的第一印象。

&n產生了興趣,打算在iprism上市後立刻入手一個,買回來把玩一下,順便也搞個測評。

要是能找到很好的角度,玩出不錯的測評內容,說不定不光買iprism的錢省了,還能倒賺一大筆稿費。

極客和硬體達人們紛紛摩拳擦掌,只等著iprism全球發售的那一刻來臨,就立刻衝一波。

這就是陸澤為【麒麟科技】和iprism精心準備的後手,也是提前佈局【極客+】這個專業測評網站的苦心之一。

【麒麟科技】要打出名氣,在大廠環伺的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就必須樹立起硬核科技的形象。

作為新晉玩家,沒有大廠的口碑和信譽,再不立點人設你怎麼可能玩得過人家。

本身華夏企業在全球的口碑就很是一般,一向和高科技更是不沾邊兒,你如果不自己炒作,那在消費者心理就不可能改變刻板印象。

霓虹國和泡菜國起步階段也是這樣,人家也是多年的積累才改變了西方消費者對他們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這種事情客觀存在,你不接受也得接受,亂噴人家也改變不了事實。

唯有知恥而後勇,奮起直追,用一個個好產品去改變這個情況。

弱者才會整天嘰嘰歪歪, 強者一向用行動說話。

用出評測文章這個後手,就是打出了【麒麟科技】是硬核科技公司的這張牌。

這牌一出,最先征服的自然是各國的極客和硬體達人們。

這些人在各國都是硬體領域的意見領袖,當他們都成為【麒麟科技】的粉絲後,就有無數的專業人士整天幫【麒麟科技】吹捧。

到那時,連水軍都不用辛苦洗貼了,這些極客和硬體達人們會自動接手水軍們的工作。

這一招,前世的喬幫主用過,雷布斯也用過。錘子老羅也想玩,可惜產品本身不夠硬,沒玩起來。

招數看似簡單,但效果卻立竿見影。

培養一批忠實的鐵粉,對硬體品牌來說無比重要。

最起碼貼子瘋傳了幾天後,【麒麟科技】立刻就感受到了市場的反應——訂貨電話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