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risiPod設計稿出來後,還不能直接用,這只是手繪稿而已。

需要劉傳楷帶著設計部同事,用Autodesk或3DStudioMax軟體,把詳細的產品圖紙繪製出來。

具體的尺寸,內部的結構,以及各種引數,這些也都需要和託尼·法戴爾共同確認,才能形成最終的產品設計檔案。

當然了,手繪稿出來後,剩下的不過就是細節工作,沒有太大難度了。

僅僅幾天時間,最終的產品圖紙就出現在了陸澤面前。

看著前世兩個驚世的電子消費產品被複刻出來,陸澤心裡也很是感慨。

他的硬體事業,就將從iPrisiPod的橫空出世開始。

iPris是延續了前世「鐵三角」系列的純銀色外觀,給人一種非常硬核的感覺。

而iPod也一樣,但和前世喬幫主的選擇不同,不只是純白色的設計,陸澤決定一開始就推出黑白兩種顏色。

前世喬幫主一直到第五代iPod,才推出了黑色版本。

iPris市場,iPod玩概念,兩個產品一結合,一定能把麒麟科技的聲望帶至巔峰。

有iPris過渡,iPod也能熬到非常成熟的三代、四代,甚至是nano系列出來。

屆時,iPris銷量估計就該走下坡了。

等到iPris氣,陸澤就該放棄這個產品了,因為到那時,他會把全部的精力和資源,都投入到手機領域去。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iPod這個產品,都要漸漸退出舞臺。

一旦音樂手機成熟,MP3隨身聽這個產品必然是會被取代的,這個過程用不了多少年。

雖然那一天離現在還比較遠,但陸澤心裡對未來有著非常清晰的規劃,重生者的優勢就在這裡,有著先知先覺,就不太可能走彎路。

圖紙出來,第一時間發給了宋啟明大律師,拜託他去註冊設計版權。

而託尼·法戴爾立刻帶著產品團隊奔赴鵬城,將去和那邊的產品部門匯合,先把iPris供應商都考察一遍,然後把樣機攢出來。

有iPris基礎,之後為iPod找供應商時就會更順暢了。

硬體已經進入了實質性的推進工作,這給比爾·金凱德和傑夫·羅賓他們軟體部門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他倆帶著團隊加班加點,在不停地開發著iTunes播放器。

大家都有事情忙,設計完產品的陸澤,又閒了下來。

他安排劉傳楷帶著設計部門繼續為iPrisiPod做著後續的延伸設計。

比如特殊紀念版的外觀設計,比如周邊配件的設計等等。

陸澤自己,則在孫明亮和長毛劉小軍的帶領下,再次跑到工廠那邊看看最新進度去了。

他開著車,再次來到了虹橋機場附近的廠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