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天,六月如火,季節一下子從春季到了夏季。

金陵大學正值畢業季,學校聯合各大企業舉辦的校招活動也快接近尾聲。

從三四月份開始,像這樣的校園內部招聘已經舉辦了多場,今天是最後一場了。

如果還找不到工作,未來就要自謀出路,和學校就沒啥關係了。

不過金陵大學是十大名校之一,學生就業一向不愁,很多熱門專業的學生,在年前一早就被預訂走了。

再不濟的,在三四月份也都找到了用人單位。

如今時間已是六月,還未找到工作的,要麼是學習實在太差,要麼就是考公、考研、考博沒過或者臨時放棄的學生。

只不過大學也才剛剛開始擴招,最早擴招的那批大學生也才剛大二而已。

所以今年畢業的大學生仍然是天之驕子,尤其金陵大學這樣的十大重點高校的學生,在用人市場上很是搶手。

這就導致了六月的校招活動,前來求職應聘的畢業生並不算多。

倒是有些大二、大三的學生前來湊熱鬧,想著先了解一下就業行情,或是看看有沒有機會和企業負責招聘的領導們搭上點關係,把路走寬一點。

因此,整個校招現場依然是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張琿和吳嘉瑞二人,正在人群中不斷穿梭,遊走於各大企業的招聘平臺前。

他倆是同一個寢室的同學,而且還是一個專業的學生。

張琿和吳嘉瑞並不是本科生,而是即將畢業的研究生,他們今天過來就是來找工作的。

如果是其它專業的研究生,以金陵大學的硬招牌在這,他倆早就被大公司預訂走了。

很可惜,這兩位學的是冷門專業——聲學。

這個專業一般說出去,都沒幾個人聽過,甚至多數人都不知道這個專業是幹什麼的。

其實聲學是物理學中最早深入研究的分支學科之一。

隨著19世紀無線電技術的發明和應用,機械波的產生、傳輸、接收和測量技術都有了飛躍發展,此聲學從古老的經典聲學進人了近代聲學的發展時期。

近代聲學的滲透性極強,聲學與許多其他學科(如物理、化學、材料、生命、地學、環境等)、工程技術(如機械、建築、電子、通訊等)及藝術領域,都產生了交集。

聲學在這些領域發揮了重要又獨特的作用,並進一步發展了相應的理論和技術,從而逐步形成為獨立的聲學分支和交叉學科。

如非線性聲學、量子聲學、分子聲學、次聲學、超聲學、光聲學、電聲學、建築聲學、環境聲學、語言聲學、物理聲學、生物聲學、水聲學、大氣聲學、地聲學、音樂聲學及聲化學等等

所以聲學已不僅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技術,同時又是一門藝術。

儘管聲學應用廣泛,但是在國內開設聲學專業的大學並不多。

只有在專業與之有關,或是有相關研究的時候,才會開設特定的課程或是做一些探索研究。

國內真正開設聲學專業的大學就三所,金陵大學、中華計量大學和安建大,由此可見聲學人才有多稀缺。

但是安建大的聲學偏重於建築聲學,只有金陵大學和計量大學的聲學專業,是偏重於電聲領域。

而其它大學後來也會開設些聲學專業或課程,不過研究方向五花八門,更加細分。

不像這三所高校這麼聚焦,人才培養更加成體系。

儘管人才稀缺,但聲學專業的就業並不如想象中好。找工作沒大問題,但是想高工資就難了。

通常能進研究所,就算是好去處了,至於企業在聲學方面的招聘太少太少,即使有工資也不算太高。

因為國內在這方面的產業還沒有發展起來,相關的應用需求自然也不算太多。

這也可以看出,我們的基礎研究和產業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張琿和吳嘉瑞二人,就是因為跟著導師做的一個課題研究遇到了困難,耽誤了畢業,也耽誤了找工作。

他倆畢業論文的答辯時間,都比同校其他研究生要晚不少。

這會兒再出來找工作,說實話已經不容易了,尤其是像他們這種冷門專業。

就算沒被耽誤,能找到對口的工作都有點難。

他們的師兄師姐們,往年不少都改了行,做的都是電子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