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找黃璋,就是為了向他了解MP3的生產過程和需要注意的地方,最重要的就是打聽到合適的代工廠。

不在圈內混,採坑是常有的事兒,新手哪有不交學費的。

代工廠也是五花八門,坑你點錢算什麼,把你的訂單都耽誤了都有可能。

所以向黃璋取經,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這不,好的代工廠不就打聽出來了嗎?

富新達、富光輝,這兩家代工廠光聽名字,就充滿了一股子寶島味。

很多人並不知道,華夏一步步成為製造業大國,除了用市場換技術,從歐美日韓引進了很多大廠外,更多靠的是港臺的商人們來內地辦廠帶動起來的。

正是他們開出的一家家代工廠,帶動了國內早期各行各業的生產加工業發展。

尤其是寶島,近些年來更是成了繼日韓之後的隱形代工之王。

儘管黑工廠式的壓榨,讓很多寶島廠被批判被吐槽,但其對國內工業體系的貢獻也是巨大的。

從80年代末開始,越來越多的寶島廠甚至整體搬遷到內地,徹底把產業轉移過來了。

尤其是3C數碼電子產業,就更是如此。

就比如被媒體稱為血汗工廠的富士康,就是最早一批來內地建廠的寶島代工王。

早在1998年,富士康就在鵬城投資建廠了。

至2011年,其出口額佔大陸地區出口額總量5.8個百分點,連續9年雄踞大陸出口200強榜首。

不僅富士康自己發展壯大,還帶動了相關產業鏈上下游成千上萬家工廠和小作坊一起發展。

尤其可見,代工對於經濟的重要性有多強。

經濟和工業是個大生態,牽一髮動全身,這也是為何政府對富士康這樣的血汗工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原因。

現如今,鵬城不光寶島的大小代工廠越來越多,本土的很多代工廠也跟著發展壯大起來。

其中很多本土代工廠,原先都是外資代工廠或寶島代工廠的管理幹部辭職後,自己出來創業開的。

別看現在很多代工廠和小作坊沒什麼區別,說不定其中某些作坊的老闆,未來就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

這就是代工帶來的好處,絕非網上那些不懂的人整天瞎嗶嗶,說華夏是生產大國而不是生產強國。

要知道,工業體系需要時間積累,並非一蹴而就的。

只要市場環境好,總有代工企業能自強不息,從中脫穎而出。

就像甌城一次性打火機似的,壟斷了全球70%的市場,一樣可以讓其它地方的打火機廠商沒有飯吃。

十幾年後,國內有很多優秀工廠,其研發和生產製造實力,一樣壟斷了其所在領域的大部分市場。

就像是音響、揚聲器、耳機產業,成為了大部分知名手機品牌的供應商。

包括三星和蘋果在內,其揚聲器都是由國內的幾家ODM工廠供應的,這些工廠後來也成為了其所在領域真正的代工之王。

陸澤又向黃璋打聽了很多MP3零配件的代工廠或供應商。

那些普通的代工廠他都不關注,他只打聽國內最好的那些廠商。

他想做的MP3,是準備用來打響品牌知名度的,所以零配件的引數標準必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