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超過51%時擁有相對控制權,這是控制線。

一些簡單事項的決策,如聘請獨立董事,選舉董事、董事長、聘請審議機構,聘請會計師事務所,聘請/解聘總經理等,都可以投票數優勢透過。

如果公司要上市,經過倆三輪稀釋後,還可以獲得公司的控制權。因為除非創始人自己作死出讓股份,否則無論怎麼稀釋,都不會低於34%的安全控制線。

股份超過34%時,即為安全控制線。

這條線是指某股東持股量在三分之一以上,而且沒有其股東的股份與他衝突,叫否決性控股,具有一票否決權。

這個概念是與絕對控制線相對,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透過關於公司生死存亡的事宜。

假如其中一個股東持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股權,那麼另一方就無法達到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當遇到那些生死存亡的事宜就無法透過,這樣就控制了生命線,因而表述為安全控制權。

所謂一票否決只是相對於生死存亡的事宜,對其他僅需過半數以上透過的事宜,無法否決。

像33.4%、33.34%等均可作為“安全控制線”。對於創業者來說,堅守這三條股權生命線,是關乎公司控制權的大事。

另一方面,對於投資機構來講,也有一條最重要的股權生命線。

那就是10%這條線,當股權超過10%時,就享有了臨時會議權,可以召開臨時董事會或股東大會,提出質詢、調查、起訴、清算、解散公司等提議。

10%這條線,是投資機構必須爭取的股權比例線。

在早期融資階段,由於創業企業管理不完善、財務不透明的情況下,低於這個比例,天使投資人或投資機構不會有很大的意向投資。

哪怕牛到谷歌這種級別的企業,前兩輪融資,每個投資人都獲取了超過10%的股權比例。

這條線可以保證在公司發生僵局的情況下,10%的股權能夠行使股東的訴訟解散權。

這是投資人對自身權益的最底線保護,幾乎沒有投資人願意行使這個權利,一旦行使就意味著這筆投資徹底失敗,投資款幾乎就全都打水漂了。

熟悉AB股制度的陸澤,當然不會有異議:“張總,他們提出的特殊要求我答應了。AB股架構沒有問題。

不過,我的要求是其中20%的股權,我堅持要享受B類股權的權利,剩下5%的股權,可以設定為A類股權。

這個達成一致後,您這邊核對完相關檔案,我授權您可以馬上籤署正式投資協議。

張總,請您儘快處理,免得夜長夢多。”

這個提議,他相信拉里和謝爾蓋會同意的,畢竟前世他們此輪融資,還沒有實施AB股。出讓給紅杉資本和的KPCB公司的20%股權,可都是B類股權。

“明白了,陸總,我馬上和谷歌這邊對接。”張懄立刻答應下來。

掛了電話,陸澤心中大石落地。

重生以來最大的一次謀劃,眼看就要成功了,說不激動是不可能的。那畢竟是谷歌啊!是可以讓自己少奮鬥十年的存在。

陸澤這會兒也沒有睡意了,起身梳洗一番,然後慢悠悠地去米粉店吃了個早飯。

吃過早飯,他又騎車去洗碗廠溜達了一圈,這才回到學校,準備上早讀課。

早讀課上到一半,班主任姚雅倩來到教室,給陸澤捎來了一封EMS郵件。拆開一看,竟然是東海大學文學院的回覆。

等他仔細讀完所有內容,都快哭了。

收起信件,陸澤長長地嘆了口氣:“人生啊,真不必太過圓滿。”

PS:繼續,今天多寫點,一定把前面欠的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