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小商品市場的配套產業鏈,很多工廠都是連軸轉的。

一旦有訂單,為了趕進度交貨,甚至可以24小時不間斷生產。

這就是義烏的活力,這就是義烏能成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的原因。

這也方便了陸澤三人,可以不用考慮時間因素,連夜考察廠子。

晚上十點多,隨意對付了一頓晚飯的三人,坐著老王的車,又來到了一家印刷廠。

這已經是他們跑的第八家印刷工廠了,前面七家要麼是達不到定製要求,要麼是產能不夠。

這七家工廠跑下來,陸澤發現自己還是高估了98年小印刷廠的能力。

其中四五家,都不能算是工廠,只能算小作坊,根本不具備提供定製化印刷的能力。

雖然白跑了這麼多家小作坊,不過陸澤也沒有生氣。

因為一看小作坊不符合要求,陸澤馬上掉頭就走,也沒有浪費太多時間。

而且這都是正常生意套路,你能拿人家怎麼辦?

不管行不行,先應下來,把客戶忽悠過來再說,這套路在生意場上可太常見了。

反正你到了地頭上,看不上人家小作坊,最多也就是罵幾句騙子而已,人家也不會損失什麼。

可萬一你對小作坊無所謂,豈不是就有可能談成一單生意。

換做是你,會不會選擇忽悠客戶。

這就是為何陸澤要趕時間的原因,因為套路無處不在。

有些套路,就是陽謀,你不得不吃這一套。

這就是跑工廠,跑供應鏈,避免不了的坑。

來到第八家印刷廠,陸澤總算是有了驚喜。

光看廠子的大門,規模應該不小,產能估計可以滿足陸澤的要求。

雖然前期只是需要印製一批樣品出來,但是手帳生意一旦鋪開,銷量肯定不會低。

這就需要印刷廠的產能,能滿足供貨要求。

畢竟那些小女生們預定,也沒耐心等太久。

一旦正式開始發售,銷量上來,工廠至少要有一天生產五千本的產能,才能保證快速供應。

而這個最低產能要求,只不過是陸澤根據江右省的市場,預估出來的。

要是全國市場鋪開,那就非得找大型印刷廠合作才行。

但現在手帳生意八字還沒一撇,去找大型印刷廠,人家肯定懶得搭理你。

看到第八家工廠,總算是勉強達標,陸澤不由地感慨了一句:這年頭做點事真難啊。

沒辦法,98年國內的生產製造水平,才剛剛開始騰飛。

很多領域的生產力,還相對不高。

不管是裝置還是規模,都遠遠無法和十幾年後比。

要是換到十幾年後,也許隨便找個小作坊廠子,都可以滿足陸澤的要求。

因為那會兒,整個行業的產能都不知道升級過多少次了。

就連小作坊的印刷裝置,都有可能是非常先進的數字化產品。

而且也不用特意跑來義烏,各地都有靠譜的印刷廠。

但現在還是98年,陸澤只能一家一家工廠考察下去,直到找到靠譜的合作廠子。

來義烏還有個原因,就是其它小配件,小工具,也要在這裡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