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四兩撥千斤(第1/4頁)
章節報錯
(我還沒寫完,正在寫一個二合一大章節。
防止缺勤,我先發一部分,等這句話消失,就可以看了,或者明早看也行)
老王,名叫王水生,他可不是什麼隔壁老王,而是義烏當地的一名黑車司機。
憑藉著敏銳的眼光,細緻的觀察能力,以及自己總結的一套黑車經濟學,他的小日子過的有聲有色的。
不僅每天出車的時間比人家少,而且收入還比一般的黑司機要多。
有時候一天下來,收入甚至是其它黑車司機的好幾倍。
就因為他很瞭解來往義烏做生意的客流規律,而且還有一雙洞察的眼睛。
每次他都能從人群中,拉到豪爽的客人。
今天,他又從火車站,接到了三位奇怪的客人。
上車前也不問價,直接就讓往義烏小商品市場而去。
一個壯年男人,兩個半大小子。
這種奇怪的組合,他載客多年也是第一次見。
最奇怪的是,從談話中發現,居然不是那個壯年說了算,反倒隱隱是一個高中學生模樣的小夥子做主。
老王雖然是個開黑車的,但一向收費合理、誠信經營,從不亂宰客。
到了小商品市場,把客人放下,還耐心的給客人做了一些指引。
客人對他的服務,很是感謝。
但是客人走入小商品市場後,老王並沒有離開。
憑他多年的經驗,他知道這幾個客人,應該是第一次來義烏。
他隱約覺得,可以等上一等,說不定今天可以做單大生意。
這一等,就等了好幾個小時,等的老王心焦不已。
就在他想要放棄的時候,終於又看到了那三個客人的身影,他連忙下車迎了上去。
然後,老王就被包了。
別誤會,是包車的包。
他的車,被陸澤他們包了三天。
因為,接下來他們要馬不停蹄的跑工廠,去實地考察對方的虛實。
陸澤三人之前經過對比,終於篩選了出了十幾個小廠子。
然後又返回去這些檔口確認聯絡,和工廠確定好前去考察的時間地點。
這一次來義烏,最難找的就是手帳本的生產廠子。
畢竟本子才是主打產品,而其它的配件小工具,只能算是添頭。
從定製化角度來說,手帳本的定製要求最高。
像貼紙、彩色筆、膠帶等,定製難度就小很多。
這些小配件,如果一時定製不到,都可以找顏色適合的現貨產品,暫時應付過去。
等到市場開啟,再讓趙勇強過來,慢慢找合適的工廠,談長期的定製合作。
兩天要跑十幾個廠子,壓力也不是很大,但陸澤還是想越快越好。
搞定手帳本的工廠,就能有富餘的時間,來挑選其它的小配件供應商。
為了節約時間,當然是包車比較方便。
於是,耐心等候的老王,就被抓了壯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