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雍正遺寶(第2/2頁)
章節報錯
一張麻將牌,呈長方形狀,厚度類似於大拇指,雪白如脂的顏色光澤,使得牌子看起來非常精緻巧雅,一看就知道是精心製作的東西。
然而,麻將牌的胎體質量上乘,那僅是基本的因素,真正讓大家感慨萬端的還是牌面上刻畫的圖案。這些圖案可不是麻將牌最常見的筒子索子萬子,另外還有水滸傳中梁山好漢的人物像。每個人物像也是經過細緻的描繪,人物形像生動,色彩妍麗,栩栩如生。
當然,這個還不是重點,重點是描繪人物和牌面圖案的是琺琅彩。
眾所周知,琺琅彩屬宮廷壟斷的工藝珍品。所需要的白瓷胎是由位於瓷都的御窯廠特製好了以後,再運到京城,在清宮造辦處彩繪、彩燒。
在燒造琺琅彩的過程之中,不僅是皇帝本人親自過問,還要派遣心腹大臣,宗室王公之類的大人物監督。直到這批珍寶燒造完成了,經過皇帝的肯定,任務才算是完成。期間要是出了什麼差錯,往往就是前功盡棄,直接砸毀的結果。
就是這種慎重的態度,才使得琺琅彩的價格在市場上居高不下,成為了世人追逐的物件,也是最受熱捧的珍品。反正歷年大拍會上,這類東西賣得最火,而且價格更是每年不斷提高,增長的速度比GDP什麼的還要厲害。
這種情況下,就可以知道這副琺琅彩繪梁山英雄人物像麻將牌的珍貴之處了。
與此同時,王觀也十分好奇道:“王館長,剛才你說這麻將是傳說中的什麼東西,是不是知道它的來歷?”
“對呀。”其他人一聽,紛紛看向了王館長。
此時,大家也多多少少明白,這副麻將應該與宮廷有關係。畢竟琺琅彩那是宮廷壟斷的工藝,儘管在清代中後期也流傳到了民間,但是民間工藝肯定不能與宮廷相提並論的。
眼下這副麻將牌,做工不僅考古精細,而且圖案工筆描畫十分秀雅,一看就知道是出自宮廷供奉畫家的手筆。綜合起來判斷,大家自然知道東西不一般,絕對不是民間的物品。
“來歷我倒是知道一點。”
這個時候,王館長羨慕一嘆,才慢慢解釋道:“二十幾年前,我初入故宮博物館任職,一開始是負責博物館檔案的整理工作……”
眾人點頭表示理解,畢竟故宮東西那麼多,肯定要先看看清單,有了個大致的瞭解,再理論聯絡實際,那就比較容易上手了。
“你們也應該清楚,故宮有不少檔案資料,未必就是機密,但是也不刻意對外公佈的。”
說話之間,王館長陷入了回憶之中:“那個時候我在檔案之中,就看到了關於這副麻將的記載。當時我十分驚訝,宮裡怎麼會有這樣的東西。後來想想就明白了,宮廷生活比我們想象中的要寂寞多了,帝王嬪妃打麻將消遣也是常有之事,是我少見多怪了。”
“儘管如此,對於那副麻將,我的印象還是比較深刻的。畢竟下令製作這副麻將牌的皇帝比較出人意料,而且麻將又是用琺琅彩工藝燒製的,想讓人淡忘都難。”王館長輕笑道:“所以剛才我一看見麻將牌就記起來了,而且現在更加肯定無疑。”
“怎麼說?”王觀連忙問道。
不過,也有人更加好奇另外的問題:“下令製作麻將牌的皇帝是誰,康熙?乾隆?該不會是雍正皇帝吧?”
“對了,就是雍正。”
感覺這個問題比較有趣,王館長就率先回答了,然後笑呵呵道:“是不是十分出乎意料?要知道雍正孤傲的性子在歷史上也是出了名的,估計誰不會料到他居然喜歡打麻將。當然,他只是喜歡,並不是沉溺,而且非常的剋制……”
這個王觀倒是可以肯定,畢竟雍正皇帝本身就是個自制力很厲害的人,不然也不會在九龍奪嫡之中脫穎而出,最終登上了皇帝寶座。
“這麼說來,這是雍正遺寶?”
適時,老孟的眼睛一亮,單單是這個噱頭,足夠大炒特炒一番了。
“說是也是,說不是也不是。”
然而,王館長卻輕輕搖頭,繼續解釋道:“根據檔案記載,雍正皇帝在某天不知道動了哪根心絃,或許是聽說了麻將與梁山英雄好漢的關係吧,反正就動了這個念頭,立即吩咐宮廷造辦處製作一幅水滸英雄人物麻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