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幕展開(第1/2頁)
章節報錯
萬曆三十五年九月二十六日,這一天註定是要寫進波瀾壯闊的大明中興史詩之中的。
在這一天大明掀起了此次中興改革的高潮部分!
朱常洛在經過了長達近二十年的監國生涯之中,他終於把最終的改革大勢放進了朝廷體制的改制之中。
在這次改革之後,六部將不復存在!
取而代之的將會是有近二十個尚書級衙門的設立。
這近二十個尚書級衙門分別為禮部,吏部,兵部,教育部,戶部,度支部,農部,工部,水部,刑部,大理寺,反貪署,理藩院,大鴻臚寺,商部,稅務總署,交通部,大明科學部,大明兵器總署,審計署等凡二十部。
這二十部尚書級衙門的成立也標誌著了大明體制改革的正式啟動。
內閣人數也從原來的四位擴充到了五位至七位,軍機處則縮減為三位,同時朱常洛也將都察院單獨列出與內閣和軍機處並駕齊驅直接統領刑部,大理寺,反貪署等司法系尚書衙門。
而且為了讓都察院更有效率,朱常洛還專門給餘繼登開了一個小會,這個小會的內容也很簡單,那就是考核標準!
既然現在朱常洛已經給了餘繼登這麼大的權力,當然不能讓餘繼登做好好先生的,反貪反腐這一塊是直接關係到朱常洛此次改革的成敗的。
朱常洛雖不喜酷吏,但是亂世用重典的道理朱常洛還是明白的。
雖然,現在在大明很多人的眼中現在的大明就是難得一見的盛世之景,但是朱常洛清楚這種盛世根本就不值一提,如何將這盛世維持鞏固並且進一步的提升才是朱常洛要關注的重點。
所以,朱常洛就必須要給餘繼登的工作加加碼,讓他有點急迫感,不能總在衙門裡做個只會喝茶看書的好好先生,他的發條必須要緊起來。
而讓餘繼登的發條緊起來的最有效方式那就是被後世詬病——指標!
朱常洛就是要粗暴的給餘繼登立下一個反腐指標,只要能按時按點沒有冤假錯案的完成既定的反腐指標,朱常洛就會給予整個都察院監察反貪體系格外的銀兩撥給。
畢竟想讓馬兒跑,那是要給馬兒草的。
朱常洛不可能什麼事情都靠畫大餅的。
大家寒窗苦讀,宦海沉浮這麼多年,為的不就是名和利嗎?
如果朱常洛在名利都摳摳搜搜的不願意給這些能辦事的人,以後他還怎麼駕馭天下的群臣為他治國大業奉獻青春和力量呢?
所以,朱常洛在給了餘繼登壓力之後也適當了餘繼登一些甜頭。
而能讓餘繼登這樣的人上鉤的甜頭,無疑就是名和利以及那如同***一般的權力!
現在的餘閻王的名號,餘繼登還是很受用的。
乾清宮中,朝議剛剛結束,朱常洛將餘繼登單獨的留了下來。
「餘卿從今日你就是我大明名副其實的三公重臣了。」
朱常洛看著餘繼登,端起茶盞輕輕一笑。
餘繼登惶恐回道:「全賴殿下恩典。」
朱常洛意味深長的說道:「孤的恩典可不是一直都會有的。」
餘繼登不由得有些慌了,這是什麼意思?餘繼登一時半刻真的猜不出朱常洛的心思了。
是不是有人向殿下進了讒言?一想到這裡,餘繼登也不由得有些慌亂。
畢竟他執掌都察院這麼年了,手中還控制著如同利劍一般的反貪署,遭人記恨那也是稀鬆平常的。
但如果這些記恨成了攻擊他的暗箭,而這暗箭又讓皇太子殿下相信了,那麼他的下場也就可想而知了。
自古以來就沒幾個全身而退的酷吏,這個道理餘繼
登還是懂的。
但是到了他這個位置如果不去為皇太子殿下當好酷吏,反而當一個好好先生,那他死的就會更快!
所以,此刻餘繼登的心情真的是無比惶恐不安,他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朱常洛也能看出來餘繼登的慌張和惶恐,他也知道餘繼登的惶恐和慌張並不是因為自己真有什麼痛腳把柄,而是因為自己的態度。
朱常洛感覺自己好像真的嚇到餘繼登了,於是他就緩和了一下情緒,繼續說道:「餘卿這是怎麼了?」
聽到朱常洛如何溫和的聲音,餘繼登慌張的心態總算安定了一些。
這些年來隨著皇太子殿下監國的威嚴不斷積累,漸漸地在朱常洛身上也就形成了一種讓人心生敬畏的威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