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考試之神(第2/3頁)
章節報錯
若是能把蘭州給經營好,不僅可以直接吸收著蘭州附近的散落的漢民,更能直接吸收著蘭州周邊的羌族,蒙古諸部的部眾歸化。
可以說未來的蘭州不僅不會像眼前這般的貧瘠,她的未來也已經會是無比燦爛的,也會成為一顆大明在西北鑲嵌的明珠!
回憶完了和皇太子在慈慶宮中的奏對之後,鍾化民也終於收回了思緒。
鍾化民對著身旁的新師爺孫承宗,吩咐道:“準備一下,今晚我們去肅王府拜見肅王殿下。”
孫承宗聽到鍾化民的話後,回道:“在下這就去準備。”
孫承宗本來是一直跟著房守士的,這次他屈尊來給鍾化民做師爺,其實也是朱常洛的意思。
朱常洛給了房守士一些暗示之後,房守士也只能忍痛割愛把孫承宗介紹給了鍾化民。
孫承宗在知曉自己要跟著新任陝甘總督來蘭州的時候,他的第一反應並不是失落,也不是沮喪,他的心情頓時就激動起來了。
孫承宗雖然也是讀書人,但是,他的心從未安分過,當初跟著房守士一起也是為了能過在軍中長長見識,順便一展抱負。
因為,在平時的讀書之餘,孫承宗最喜歡研究的就是兵法韜略,在這幾年裡,他除了給房守士的孩子當先生之後,還專門求了房守士給他開了個條子,讓他去薊縣軍校深造了半年多了。
當朱常洛知曉房守士推薦了孫承宗到了薊縣軍校後,朱常洛對這位在原來歷史時空被譽為大明最後希望的猛人,也不由的多留意了幾分。
朱常洛還專門調出過孫承宗在薊縣軍校的成績,看到孫承宗的軍校成績都加甲上的時候,朱常洛不由的感慨,“學霸就是學霸!”
朱常洛之所以會感慨孫承宗是學霸的原因,就是因為孫承宗這人的腦瓜子是真好使。
孫承宗的智商簡直就是後世家長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他考科舉的時候,完全都是輕輕鬆鬆,毫無壓力的過程。
考完了秀才之後,孫承宗就開始一直玩,玩的年齡差不多的時候,又突然想起自己要考鄉試,於是就臨陣磨槍複習了一段世界就把鄉試給考了,而且還是一考即過。
簡直就是考試之神!
等考上了舉人之後,孫承宗便跟著房守士一起到了陝西等地做師爺和房守士孩子的授業先生,在這段時間裡,孫承宗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喜歡上了軍事。
沒事的時候就喜歡研究一下兵書,或者和一些老兵及低階軍官交談,詢問一些關於邊關防務的問題,慢慢的對邊關的軍務也有所瞭解。
可以說這次讓他跟著鍾化民來蘭州,孫承宗不知道有多開心。
他就喜歡這種刺激,艱苦的軍旅生活。
等著孫承宗準備完畢後,鍾化民打著總督的儀仗,帶著孫承宗一起去了肅王府。
在路上的時候,鍾化民看著這位已經三十好幾的“年輕人”,發出了一句自己的疑問。
鍾化民問道:“稚繩看你學識也不錯,也是舉人出身,為何不考進士呢?”
誰知,孫承宗說道:“進士太容易了,沒什麼挑戰性,所以,我就也沒去考了。”
鍾化民真是無語了,鍾化民勸道:“你現在年紀也不小了。早些年我在慈慶宮中做近臣時,皇太子殿下有提過,他要在將來的某一天限制考進士的年齡,如果在下一科的時候,殿下真的下了如此旨意,你這年齡想要再考進士可能就難了。”
聽到這話後,孫承宗也不由一慌,“這是真的嗎中丞?”
鍾化民道:“這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時候的皇太子還未監國。現在皇太子殿下不僅監國日久,而且,天下也趨於安定,趨於中興之像。故而本督以為殿下很可能就會舊事重提,將原來的某些設想變為現實。”
孫承宗聽完之後,更慌了。
“殿下為什麼要這麼做?”
鍾化民撫著鬍鬚說道:“殿下說朝廷之中白髮蒼蒼的老人實在是太多了。若是朝廷上下,不管是中央還是地方都是一些老人的話,可能就會影響朝廷的正常新陳代謝,使得思想僵化無法完成中興重任。所以,殿下才有意要控制進士的準錄年齡,進而降低朝廷老人的比例。”
孫承宗不由的倒吸一口涼氣!
若鍾化民說的都是真的,那麼孫承宗現在的年齡就很危險了。
他現在已經三十九歲了,下一科是萬曆三十二,到時他就四十一歲了。
如果,那時殿下真的下旨控制了進士準錄年齡,他這個年齡就真的危險了,可能連會試的資格都沒了。
孫承宗慌了一下,“此事事關重大,在下以為殿下應該不會輕易下旨的。畢竟科舉可是朝廷的根本,正是有了科舉所以才會有那麼人皓首窮經的苦讀。若是限制了年齡,那麼那麼多苦讀一生的老士子該怎麼辦?”
鍾化民不鹹不淡的說道:“這些老士子們即便是考上又能如何?在吏部考功和分配的時候,這些年紀大的老進士們有幾個能撈到實缺的?最後,朝廷還不是把精力和資源傾斜給了相對年輕的進士。”
“所以,老了就是老了,能考上早就考上了。考不上人即便是逆天考上了進士,那也是徒佔了年輕人上進的機會,於國而言便是不利。朝廷怎麼可能永遠倚重一群白髮蒼蒼的老頭來治理天下呢?”
鍾化民的話就像是暮鼓晨鐘,一下子就敲醒了孫承宗。
孫承宗對著鍾化民一拜,“學生寫中丞大人指點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