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挖坑(第1/4頁)
章節報錯
聽完了董其昌的套話大餅之後,李廷機也開始訴說難處了。
李廷機道:“閣老,不是卑職不願意。實在是因為草原之民太過野性難馴,所以,卑職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不知該從何處下手。”
聽完李廷機的話後,董其昌有點不滿了,辦個差還要挑肥揀瘦,什麼事情都這麼容易的話,哪裡能論得到他呢?
董其昌道:“本閣讓你去教化歸附百姓,又不是讓你帶兵出戰塞外跟草原部落血拼。這些既然願意歸附的草原百姓,他們自然也是對安定生活充滿了渴望的。讓你去負責這些人的教化,也是對伱的肯定。”
董其昌的話說的雖然慢慢悠悠的,但是卻帶著一股子不容置疑的口氣。
這讓李廷機很是為難。
李廷機吶吶回道:“卑職遵命就是。”
看著李廷機服了軟,董其昌也順著說了句軟話。
董其昌說道:“爾張,你也不必如此憂慮。對待這些歸附的草原百姓,並不是一味的懷柔教化,遇到一次不聽話的刺頭兒時,也是要重拳打擊的。正所謂恩威並施,也就是這個道理。”
“在九邊的並不只是你們這些負責教化的禮部官員,還有很多兵部官員以及九邊諸鎮的官兵。這些人都是大明可以依賴的心腹之民。有了他們做你們的堅強後盾,哪裡還怕什麼宵小作亂?只需按照計劃行事即可。”
董其昌的話也算是寬慰了李廷機的心。
但是,九邊複雜,李廷機向來也是不願意和軍頭**有任何交際計程車大夫,在他的內心裡,他還是無比鄙夷著這些戍邊為國的九邊軍士的。
所以,李廷機是很牴觸董其昌給他分的差事的。
但是,話又說回來,官大一級壓死人。董其昌的官不止比他大一級,不僅是他的頂頭上司,還是內閣次輔。
兩這個身份擺在李廷機面前,都是李廷機無法仰視的高山。
李廷機道:“卑職記下了。”
董其昌也知道李廷機心中鄙夷軍士,所以,董其昌也不由得多囑咐了一句,“如今的九邊之軍,已經不是原來的九邊之軍。大多數中下層軍官都是在薊縣軍校培訓過的軍官,這些人和以往的衛所兵是有一些本質區別的。”
“本閣希望你在處理歸附草原百姓教化的事情時,千萬不要和九邊軍士起任何衝突,若是佔了理還好說,若不是不佔理,可別怪本閣沒提醒過你。”
李廷機口中稱是,但心裡怎麼想,董其昌就不知道了。
而董其昌之所以這個故意為之,其目的就是為了殺一殺李廷機的桀驁之氣。
李廷機比可董其昌有能耐的多,他在萬曆十一年的科舉大考之中可是高中一甲榜眼,是僅次於狀元的大牛。據說,當年他是有能力問鼎狀元的,就因為當時的首輔申時行覺得另外一名考生的名字好,就把那人提成了推薦狀元,最後,放榜的時候,李廷機還就真的沒有頂過那人,只得屈居第二。
對於此事的傳說,也是傳的有鼻子有眼的。再結合這些年李廷機的性格,董其昌感覺這事好像就是真的。因為那一年的一甲狀元名字起的是真好!
叫朱國祚!
聽聽這名起的,任誰看的不得說聲好?
大明國姓就是姓朱,而這人也姓朱,且名字還是“國祚”二字。
古往今來,哪個王朝不希望做自己的王朝可以國祚綿長,長治久安的。
所以,朱國祚自然而然的就沾了名字的光,成為了萬曆十一年的狀元。
後來,朱國祚也被選派為朱常洛的授業先生,只不過他沒董其昌這麼靈活,所以,朱常洛對待他也就那麼上心了。
但是,這並不代表朱國祚不行的。
現在的朱國祚已經是南京禮部尚書了,也穩穩的壓了李廷機一頭。
所以,李廷機有心氣那也是在所難免的。
但是,董其昌可不慣著他。
這次董其昌就準備給他挖個坑,看看他怎麼辦?
乖乖聽話了,就你好我好大家好。
如果把事給辦砸了,那就不好意思了。本閣要公事公辦,揮淚斬馬謖了。
所以,現在就看李廷機自己能不能悟透這個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