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現在即便是北京戶部的工作再繁重,劉品如依舊甘之如飴。

“劉品如現在怎麼樣了?”

朱常洛坐在慈慶宮裡問著正來奏對的董其昌。

董其昌聽到皇太子的問話後,他立刻說道:“回殿下,劉侍郎一切都好。戶部的事務,在他和另外一位侍郎的主持下,也都平穩的進行著。”

聽到這裡,朱常洛繼續問道:“楊尚書的身體怎麼樣了?”

董其昌回道:“楊尚書的身體還是老樣子,但是,楊尚書的公心可嘉,雖然,拖著久病之體,但是,他對戶部的大小事務還是要一一過問之後,才肯放心。現在,楊尚書最關心的事情就是朝鮮之戰。”

朱常洛聽到一個戶部尚書居然關心起了兵部該操心的事情,不由得來了興趣。

朱常洛問道:“楊尚書,關心朝鮮之戰什麼呢?”

董其昌回道:“楊尚書擔心戰事過久,會拖垮了大明。雖然,入朝軍隊的糧草供需大半是由殿下的西山皇莊供給,可是,大軍用的軍械等物資,都是由戶部出錢,兵部和工部督造的。這些銀子對戶部來說也難免是捉襟見肘的。”

朱常洛笑了一聲,然後說道:“這些銀子怎麼會讓戶部捉襟見肘呢?”

董其昌道:“殿下,這些日子臣兼領著反貪署的職責,在京中這段時間裡,臣也接到了不少貪汙枉法的舉報。其中,大部分的貪汙腐敗就出自於兵部和工部的軍械督造這一塊。由此,臣也和戶部,兵部,工部打了不少的交道。也瞭解了不少戶部情況。戶部每年的營收除了要支付在京官員們的俸祿之外,朝廷的各項大典和宮中的禮儀慶賀,都要花去不少銀子。就以今年榮昌大公主大婚來說,戶部就出銀高達五十萬兩!這還是在公主府工程未啟動的情況下。一旦,公主府工程啟動,戶部又有出上不少銀子。可見,戶部的難處該有多大。”

說到這裡,董其昌也忍不住心疼起來楊俊民了。楊俊民已經擔任戶部尚書快八年了,這八年裡他承受了多少壓力,作了多大的難,還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這八年來,為了維持戶部的運轉,楊俊民也是日漸消瘦,從去年年底以後,他的身體情況就開始每況愈下,讓人心疼。

為此,不管是萬曆皇帝還是朱常洛都對楊俊民這位盡忠盡職的戶部尚書表示了多次的關懷和嘉獎。

這也使得楊俊民能夠強撐病體,依舊戰鬥在工作一線。

朱常洛聽到此處,他也忍不住嘆息一聲。

本來,戶部應該是個坐等收錢的財神爺部門。

可是,在大明現行的體制下,和兩京戶部分管南北的情況下,北京戶部的日子真成了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除了要應付京官的俸祿支出,還要應付朝廷和皇家的各項禮儀慶典的支出。

而這些銀子對北京戶部來說簡直就是在刀刀割肉!

北京戶部來錢的渠道實在是太少了。

除了正經的土地賦稅之外,還南方每年透過漕運押送來的太倉銀之外,幾乎就沒別的收入了。

而且,北方的土地賦稅還一年比一年少,其根本原因也不是小冰河時代到來造成的各種詭異天氣氣候導致的糧食減產,而是因為北方各省日益嚴重的土地兼併和宗室供養造成的。

北方的官紳和藩王郡王們掌握著大量的土地和大量的廉價勞動農奴,他們仗著自己的官身和地位優勢,也不給朝廷納一粒糧食。

而剩下的那些僅有幾畝薄田的老農民們除了要應付各種苛捐雜稅之外,還要供養著一家老小的吃喝用度。指望他們負擔起這個老大帝國,那無異於是茅坑裡打燈籠——找屎(死)啊!

所以,面對如此窘境,朱常洛決心要改變一下北京戶部的尷尬處境,讓它重新成為帝國中樞之中,最具財力的強勢部門。

否者,照此下去,即便是朱常洛的西山皇莊再風生水起,那也是無根浮萍。等到大明這個大廈的地基塌了,他也會跟著砸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