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北京戶部處境(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品如已經從南京戶部升調到北京戶部快一個月了。
這一個月劉品如的工作也算是平平無奇,但是,其中讓他最有感觸的就是北京戶部的工作實在是太難了。
北京的戶部幾乎沒有任何餘糧,而且,還要天天的應付著京官們的討薪,真是讓人一個頭,兩個大。
現在, 劉品如都有點懷念南京戶部的日子了。
南京戶部雖然遠離中樞,但是,南方六省的賦稅可都是直接交到南京戶部的帳頭的。
而且,南方自東晉之時,衣冠南渡之後,漸漸的也就成了天下富庶之地。
那裡雖然隔個幾百年就會出一個偏安政權, 但是, 在那裡的偏安政權無不都是富得流油。
就那南宋來說, 就靠著東南一隅之地,愣是撐起了一百五十多年的國祚。
把他曾經的敵人遼金夏都給熬死了。
最後,他才“堅強”的在崖山之役後,壽終正寢。給無數文客騷人們留下了無盡唏噓。
後來,也在一位居心叵測的島國曆史學家嘴裡變出了一句:“崖山之後無中國”的鬼話。
島國之人之所以冒出這句話來,就是為了自己即將發動的侵華戰爭做背書。
他們就是想透過這樣的論調宣揚自己才是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從而在道義和“法理”上佔據優勢。
但是,中華幾千年的文明,豈是這麼一兩句話就可以下定論呢?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話歸正題。
說實話在北京戶部坐班的一個多月,對劉品如來說可謂是極不適應的。
但是,沒有辦法,誰讓他是次輔大人點的將呢?
所以,面對著升官發財光耀門楣的誘惑,劉品如也就痛並著快樂來了。
而劉品如之所以來的這麼痛快,最關鍵的一個原因, 就是他的一位八竿子都打不著的小老鄉給他寫了一份情誼真摯的敘舊信。
在這封信裡,他這位小老鄉對他表達了真切的關懷和問候, 並與他追思起了好幾代前兩家長輩們是如何如何的情意深重,志同道合。
最後,在信的結尾,他的這位小老鄉告訴了他一件讓他再也忍不住激動的眼淚盈眶的訊息。
他的這位小老鄉在信裡說道:“京中事務繁巨,然大司徒雖已殘病之軀,猶為國家,效以死節。世賢兄為世之賢達,當以楊大司徒為我輩榜樣,為朝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對了,忘了說了,劉品如,字世賢。
當時,劉品如看到這句後,他還有點蒙圈,不知道他這位八竿子都打不著的小老鄉為啥突然就來了這麼關切一封信。
結果,還沒過兩天一份來自北京的考察任命就來了。
這時候,劉品如才勐然清醒,原來他這位小老鄉對他真的是情意真切啊。
京中的戶部尚書是個病秧子, 那麼他被火速從南京戶部提拔到北京戶部任侍郎,這豈不是在告訴他,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