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外資合同
章節報錯
兩國畢竟有那麼一段歷史,而且這些人還當權。咱的目標即讓你開啟國內市場賺錢,還要倆家都有好處,說實話,咱是三代人40多年的交往了。信得過還是中心。”
這句話很坦誠,景逸太郎也是被說的心花怒放。說:
“今後一定注意,還要表現出一副懺悔的姿態,這樣會減少很多阻力。謝謝你的忠告!沒有兩家的關係,您也不會給我說這些的。”站起來就是鞠躬。
陳義叫辦公室的人通知食堂,準備晚餐。
這邊也派人給龍海濤打電話說了景逸太郎要租借給咱們兩套裝置,一套也是灌裝機,另一套是標籤彩色印刷機。那麼這套就沒必要運回去,等那一套來了安裝就行。
晚上,兩小桌。那三個日族職工是不能與董事長一起用餐的,由龍海濤陪同就在外間。陳義與景逸太郎倆人,就是四菜一湯的水平。
海戰方面裝著不知道,惹得清島市組織也是隻好被不知道了,就是把這當成一次企業之間的交流就算了。
可是陳義給白大爺打了電話,說了與景逸太郎的關係與準備簽訂租賃合同的事情。明天一早上報給他,請他出面監督簽字儀式。這也是清島市第一份外資合同,意義十分重大。
白金鵬當然明白這個,反過來,這份協議也是隻有愛軍公司這家集體企業可以這麼辦理。也不違反政策!那就大鳴大放地來唄。
景逸太郎一看海參與鮑魚的個頭非常吃驚,這個品質在日族也是天價。對於烤羊肉串也是覺得非常新鮮。
他在領土長到8歲,期間除了在智州市就是在清島上學。對於這邊的口味可以說比日族菜都喜歡。
陳義發覺景逸太郎對於海參、鮑魚十分喜歡,自己覺得奇怪,叫著景逸叔就問。
景逸太郎對於這個後輩也是十分好奇,在這個組織主義領土,陳義怎麼會爬到一個上千人的企業當組長的?見陳義問這個,就實話實說。
日族對於海產品是不新鮮,畢竟是個櫻花國。可是近些年來,對於這種貝類以及潛撈的產品越來越少了。
原因就是就業的機會越來越多,幹這個的人越來越少。價格直線上升不說還是供不應求。
現在日族的捕撈業十分發達,可以說技術在世界領先。
可是對於這些貝類與潛撈產品可是沒有什麼機械可代替。現在有人研究人工養殖,可畢竟還是沒有成功。人工費用的上升,造成了日族人不願意幹這活了。
陳義眼睛一亮說:“我這裡就是以這些為主。上個月一家公司在日族抵賬帶回來一艘500噸的漁船,現在就是我這最大的一艘,現在還是以人工捕撈為主,這些產品可是有的是。”
說著爺兒倆舉杯喝了一口,景逸太郎說:“這酒還是那麼衝!我那時偷喝酒,除了我爺爺不說我,其它人都要打的。這個味道終於又嚐到了。”
陳義哈哈一笑,拿起酒瓶讓景逸太郎看,景逸太郎一看也是笑了。‘智州大麴’還真是那個老味道!
陳義說我在老爺子當年的辦公室待了一個月。那裡現在是智州市圖書館,那間辦公室還是那套黑色大理石的傢俱,也沒人用這間辦公室。
他們傳言日族投降那年裡面的老大在裡面剖腹自殺的,所以都忌諱這個沒人用。
景逸太郎也是笑意盎然,最後一任老大跑得比自己都快,還剖腹自殺?真是哪裡都有人喜歡編故事騙人。
隨後想起陳義說的他這裡的產品,對陳義說:“價格再低也沒用,日族對於進口食品……”
是啊!幹嘛說進口?就是當日族產品賣誰吃的出來嗎?陳義見景逸太郎說了一半不說了,也明白他是怎麼想的。站起來出去,讓人把公司的乾貨產品一樣拿一袋過來。
拿過來一看,景逸太郎十分喜歡,他在清島的時間不短,清島的海產品加工,就是按日族產品的要求做的分割。
當時這些海產品可是屬於日族人掠奪的目標之一。這些與日族本國的產品如出一轍。
陳義指著一袋乾貝對景逸太郎說:“這個品質我千克可以給你00元現錢。量大回扣0%。”隨口就把產品漲了七倍。
景逸太郎按照日元一算賬,這個太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