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江?”劉郢聽到這個名字,微微一怔,他沉思了片刻後,這才恍然大悟道:“你說的是廣雲國蒙騎的那個副將沈江吧?這麼說,皇兄離開之後一直都躲在廣雲國?怪不得朕派了很多人去查,卻怎麼都查不到他的蹤跡!”

“嗯!自我有記憶起我們便在廣雲國了。”聽到劉郢的話,沈彥知點了點頭,微一遲疑,他才開口問道:“敢問皇叔,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讓父親背井離鄉遠離故土,去到廣雲國生活?”

聽到沈彥知提起當初的事情,劉郢的神情微微一滯,臉上的神情變得有些黯然了起來,良久之後,他方才嘆息著說道:“這件事情說起來怪朕,要不是為了朕,皇兄他也不會和先帝決裂,自然而然也不用離開京城,更不會遇到這麼一番劫數,又害的你們母子受盡苦楚......

當年,暴政無道,天下諸侯群起爭霸,各國之間紛爭不斷,戰火紛飛,百姓流離失所,家園淪喪。無奈下,先帝揭竿而起,召集各路英雄豪傑組建了大軍,以雷霆之勢橫掃四海,建立了華絲大地,其中居功至偉者便是我和皇兄的破雲軍!

那時候,皇兄是先帝最為器重的皇子,更是被眾臣推崇的儲君人選,而且皇兄在軍中也頗具威望,在大戰中屢立戰功,受到先帝極大的讚賞。

只可惜,好景不長,就在先帝準備扶植皇兄登基之際,有一股不明的反動勢力在宮內暗中操控,企圖謀取皇位。他們絞碎了先帝的所有佈局,甚至還用皇嫂做餌引誘皇兄上鉤,差點就導致皇兄身死,幸虧有部下拼死救援才逃過一劫。

先帝為此大發雷霆,下令徹查此事,誰知結果查出來始作俑者居然是朕!

先帝震怒之下,不由分說便要將朕處死,皇兄不顧先帝的旨意,將朕從天牢裡面救了出來,後又與眾卿聯名上書勸諫,據理力爭之下,先帝雖然最終沒有將朕賜死,但是,卻因此與我皇兄斷了父子之情,削了我和皇兄的爵位和兵權!”

說到這裡,劉郢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語調有些哽咽,“皇兄為此鬱鬱寡歡了許久,最後決定帶著皇嫂回到他們最初一起學武的地方,在滎泉谷潛修。

誰知皇兄剛走不久,先帝便病重了,宮裡也因此再次發生了鉅變,那些反賊趁機謀逆,企圖奪權篡位,好在皇兄英勇善戰一呼百應,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斬殺了叛黨,這才免除了大禍。

但是他的身子也因此受了重創,傷了元氣!而且在這期間,先帝的病情愈發嚴重,幾度陷入昏迷,但是他仍執拗的不肯見皇兄,直到先帝駕崩,皇兄才得以進入皇陵見到先帝的靈柩,與此同時還得到一封永不入可京的詔書!”

說到這兒,劉郢停頓了一下,然後繼續道:“那段日子裡,皇兄每天都在寢宮裡面借酒澆愁,我和皇嫂擔憂不已,但是又勸解不了,幸好後來皇嫂被查出懷有身孕,皇兄才漸漸振作了起來,而後他在皇陵裡面守孝七日後,就帶著皇嫂走了,這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

劉郢說著說著,聲音就漸漸地低沉了下來,神情亦變得黯然,他低著頭似乎在回憶著什麼往事,而沈彥知則是靜靜的聽著,沒有插話,也沒有打擾劉郢,他只是坐在旁邊安靜的等候著劉郢說完。

好半晌之後,劉郢這才收斂情緒,重新看向沈彥知,繼續說道:“幸好,幸好皇兄還有你這麼一個優秀的好兒子,彥知你不知道,你不知道你和皇兄有多像,你的身材高挑容貌俊美,舉手投足間,都流淌著皇兄的影子,當我看到你的時候,我就忍不住想起當年在滎泉谷和皇兄一起習武的日子,那是我記憶裡最快樂的日子了!”

聽到劉郢說自己和父親相像,沈彥知嘴角不由得勾起了一抹淺淺的弧度,眼底的目光有些柔和,但隨即又黯淡了下去,沉默半響後,沈彥知這才抬頭看向劉郢,開口問道:“那,為何剛才祖母又說父親會怨她,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劉郢聞言,又輕輕地嘆息了一聲,語調裡充滿了惋惜,道:“這件事情就跟你母親,也就是我和皇兄的師姐戚風綿有關了!

當年我和皇兄還很小的時候,就被先帝送到滎泉谷學藝去了,那時候皇嫂正是我們的大師姐,她的性格十分的爽朗灑脫,是整個滎泉谷出了名的潑辣女俠,甚至在學藝的過程中沒少欺負我們兩兄弟,只不過後來我才知道,她這一出演的是打是親罵是愛,只因她早就喜歡上了皇兄!”

說著說著,劉郢又陷入了回憶當中,臉上的神色也變得越發的柔和起來。

“皇嫂和皇兄兩情相悅,彼此傾心相待,皇嫂更是在眾人面前毫不掩飾對皇兄的愛慕,有一次休學之時,她還偷偷的跑到家裡面來找皇兄,說要嫁給皇兄為妻,誰知被母后撞了個正著。母后以為皇嫂輕佻放肆,從此便一直對皇嫂不甚待見,後來華絲建立後,母后就更加看不上皇嫂了,閒來無事便往皇兄的宮裡塞人。

皇嫂雖然性格強悍但也只是一介姑娘家,在宮中的日子本來就艱難,如今更是雪上加霜,到最後甚至鬧得皇兄皇嫂失去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從此皇嫂便對母后恨之入骨,對皇兄的態度自然也不會太熱絡。

皇嫂的性格剛烈,在皇宮裡面待不下去了,就跑了出來,我和皇兄一直追出了滎泉谷,才終於將她追到,但是她卻寧願跳崖自盡,也再不願意嫁給皇兄為妃了,皇兄夾在中間左右為難,沒有辦法,最終還是跟母后鬧翻了......所以,皇兄離京之後遲遲不願歸來之事,母后便覺得皇兄是因為她當年為難皇嫂的緣故才會如此,心中十分愧疚。”

聽完劉郢的講述之後,沈彥知的臉色變得十分凝重,他沒有想到事情居然會是這樣,打他有記憶以來,父親和母親的感情一直非常好,恩愛羨煞旁人,但是卻不曾想,他們之間竟然經歷過那麼多坎坷磨難。

更為戲劇的是,自己現在居然也面臨著即將失去自己的第一個孩子的厄運,這讓沈彥知不禁有些唏噓感慨,心情複雜到了極點。

沈彥知沒有說話,他靜靜地坐在那裡,陷入了沉思,劉郢看到他一副失神的樣子,忍不住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彥知,現在你回來了,皇兄在天之靈也該放心了,你放心吧,朕是絕不會虧待你的,朕會將你當成親生兒子一般疼愛,至於苓川胡鬧一事你不用放在心上,你別理她,晾她幾天也就消停了!”

聽了劉郢的安慰,沈彥知這才回過神來,他抬頭看向劉郢,輕笑著點了點頭,道:“多謝皇叔厚愛,侄兒銘記在心!”

“哎~咱們叔侄之間就不必客套了!”劉郢擺了擺手,語氣中頗有些無奈,隨即又想到了什麼,又說道:“對了彥知,朕倒是忘記問了,你和侄媳應該是剛來華絲不久吧?現在在何處落腳?”

“回皇叔的話,侄兒等人也是今日剛進的樂安城,本是遊歷經此,所以暫時並無固定的落腳處!”沈彥知恭敬的回答道。

“這麼說來,要不是苓川這一鬧,咱們叔侄倆還未必能重逢啊!”劉郢嘆了口氣,感慨萬千的說道。

“不過,這也算是天意使然吧!從今天開始你就該叫回劉彥知了,算起來你也是劉氏嫡孫,不能老是在民間流浪,朕即日便給你在樂安城挑出一座府邸來,你就先在京城住下,等你正式進入宗祠之時,朕再找一塊好地方給你做封地,讓你做一方藩王,享受你應得的榮耀和地位!”

劉郢的這番話讓沈彥知有些詫異,他沒有想到劉郢竟會給自己封王,而且看劉郢的意思,這還不是一般的封賞,而是一份厚禮。

沈彥知雖然不瞭解朝廷的政治鬥爭,也不瞭解朝堂的彎彎繞,但是卻明白劉郢此舉的意義有多重,可謂是將自己捧到了一個至高無上的地步。

這一切都是因為他的這位皇叔將自己當成了親侄兒來看,所以才會這樣慷慨,這樣大方,這讓沈彥知心裡面很是感動,同時又有那麼一絲的惶恐,感動的是劉郢如此重視他,惶恐的是自己受之有愧。

但是,即便如此,沈彥知也並沒有拒絕劉郢的好意,而是認真的回道:“皇叔厚賜侄兒,侄兒自然不敢推辭,只是侄兒在華絲並沒有什麼根基,一時間怕是難以獨領大權,所以侄兒想懇請皇叔給予侄兒些許時間,讓侄兒能夠有一定的積累和根基之後,再行領旨封王,屆時侄兒也不會辜負皇叔對侄兒的期望和信任!”

聽了沈彥知的話,劉郢滿意的點了點頭,“好,你有如此未雨綢繆的心思,朕甚是欣慰!正好,侄媳她也尚在孕中,你也需要時間去陪伴她,最近你空閒一些也未嘗不可。只不過這該封的還是得封,大不了晚些日子再行上任便是,朕會給你足夠的時間去適應和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