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赦免(第2/2頁)
章節報錯
勾踐和范蠡見勢馬上站了起來為吳王祝禱:“仁者大王,躬親鴻恩,立義行仁。九德四塞,威服群臣。大王延壽萬歲,長保吳國。四海鹹承,諸侯賓服。觴酒既升,永受萬福。”
吳王聽過,十分高興。
第二天,伍子胥進宮勸諫吳王。
“大王,昨天您看到了什麼?內懷虎狼之心,外執美詞之說。勾踐正是這樣的人,大王不得不防。”伍子胥說。
夫差搖搖頭,說道:“我病了這麼久,相國也沒有說過一句安慰的話,老師您並不慈愛。也不進獻我喜歡吃的東西,心裡也不惦念我,您也不算仁義。如此,您怎麼知道勾踐是否忠誠可信呢?”
“大王!”伍子胥大聲道:“現在大王只喜歡聽讓自己片刻快樂的說辭,卻不考慮千秋大業的禍患。聽信讒佞之人的花言巧語,不消滅滴血立誓要報復的仇敵。這樣做太危險了啊!”
“勾踐親帥臣民來歸順我,這是他的仗義。親自到吳國做奴僕,也不怨恨我。我生病還親口嘗我的糞便,這是他的仁慈。掏空國庫,獻出所有珍寶財物,這是他的忠貞。我把這樣的人殺了,太不陰智了。”
“大王,您把話說反了。老虎擺出卑微的姿勢,是要有所攻擊。今天是三月甲戌時,時辰是丑時。甲戌是歲星執行到的位次,東方青龍到了西方的酉時,利在土,害在金,這是日干傷害了他的德。預示君主會有變節的臣子。
大王您卻認為他仗義仁慈,他深謀遠慮地欺騙您。現在他喝您的尿,是為了將來吃您的肝。一旦社稷成了荒山廢墟,宗廟長滿荊棘,那後悔還來得及嗎?”伍子胥一口氣說完自己想說的話。
夫差早就聽得不耐煩了,他一揮手,說道:“相國把這些事放在一邊吧,不要再說了。我不耐煩再聽這樣的話。”
伍子胥氣呼呼從主殿出來,轉身去了東宮找姬友商議對策。
姬友也不知如何是好,他說道:“昨晚酒宴我也在,父王的確很喜歡勾踐和范蠡。今日您勸諫不成,如果我再去,我擔心父王會介懷我和老師您同氣連枝。畢竟我的太子身份不比大臣。”
伍子胥搖搖頭:“如此下去,只怕吳國有亡國危險,你卻在這裡思考這等問題。罷了!”
夫差終究是赦免了勾踐,准許他回國,還到蛇門之外送別,群臣也都來踐行。
夫差說道:“寡人赦君,使其返國,必要念及我的這份情誼,以此自勉。”
越王趴在地上,磕頭說:“今天大王可憐我孤苦窮迫,使我能活著返回祖國。我與文種、范蠡之輩,甘願為您死在車輪之下。上天蒼蒼,臣不敢負。”
吳王說:“我聽說君子一言出口,不再悔改。現在已經要走了,君王自我勉勵吧。”
越王又拜了兩拜,被吳王拉上車,范蠡手持馬鞭駕車,越王一行人就離去了。
到了三津渡口邊,勾踐無限感慨。
他對范蠡說:“哎呀!我遭遇厄運,誰想到還能活著渡過這個渡口呢?今天是三月甲辰日,時當太陽偏西的未時。我今天承蒙上天的旨意,返回家鄉。該不會有什麼變故吧?”說完,他擔心地望著范蠡。
“大王不必疑慮,只要盯著前方的路一直向前走就行了。”范蠡堅定地說。。
勾踐點點頭,正準備上船。不遠處飛馳而來一匹快馬,騎馬人喊道:“越王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