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投降(第1/2頁)
章節報錯
伯嚭沒有讓文種失望,或者說文種早已看透了伯嚭。當他看著閃閃發光的珠寶和婀娜多姿的越女時,二話不說就答應了文種的要求。
接下來的事情因為伯嚭的幫忙而變得順利。
儘管伍子胥一再重申不能接受投降,但夫差還是在伯嚭的勸說下同意了。他並不是不恨勾踐這個殺父仇人,只是覺得讓勾踐到吳國做奴隸,用各種方法羞辱他,不是比殺了他更痛快嗎?
夫差覺得伍子胥,不是君王,不會懂他。在文種來談和的時候,伍子胥和文種發生言語衝突,夫差就讓他提前退下了,太子連忙跟上去安慰。
伍子胥站在夫差的帳外,對著太子姬友說:“越國用十年沉澱,十年訓練,再過二十年,我們吳國恐怕要淪為池沼了。”說完,意味深長地看了姬友一眼。
太子這次沒有笑,也沒有說話。他知道老師對父王有些失望,但依然把希望繼續寄託在父王和自己的身上,此時再勸說就更傷了這位對吳國忠心耿耿的老臣了。
盟約很快締結完畢。
夫差給勾踐一年的時間,讓他好好準備準備,第二年再帶著三百個士人去姑蘇報道。
回到會稽的勾踐,感覺自己像做了一場夢。
是的,祖宗的社稷和自己的命都保住了,可也付出了絕無僅有的代價。我是一國的王啊,竟然要去吳國做奴隸,這是多麼屈辱的事情。
商湯和周文王也只是被囚禁,一國之君做奴隸的恐怕只有我勾踐了。
勾踐讓折虞召集了臣民們過來,看著自己的子民,他默默流下了眼淚。說道:“寡人不知我們國力不足,竟去和大國結仇。如今連累親人們的屍骨拋棄在原野上,都是寡人的錯啊!”
臣民們跪在下面,哭聲連綿,嘴裡喊著:“大王!大王!”
勾踐擦了擦眼淚,繼續說道:“我們把戰死的人埋葬好,受傷的人照顧好,大家休養生息,好好活下去。”
說完,他示意范蠡到跟前來,對范蠡說:“您為我看守越國吧。”
范蠡行禮道:“在國內,冶理百姓的事,我比不上文種;在國外,當機立斷的事,我比文種稍好些。大王,讓臣陪您去吳國吧。”
勾踐看著范蠡,點了點頭說道:“云溪就不要跟著你去吳國了,前途多舛,把她留下來。”
范蠡稱諾。
折虞跪在地上不敢仰頭,生怕自己淚流滿面的樣子會惹大王生氣。
“折虞也不要跟我去吳國,我是做奴隸的,不能帶侍衛。我帶著王后一起走,太子的安危就託付給你。”折虞叩頭答應著。
接著又做了各個部門的人事任命,文種成為了越國的首相。
一年之期很快到了,五月,勾踐帶著妻子、范蠡和三百士人一齊前往吳國。文種、云溪、折虞和大臣們都來送行。
面對著錢塘江水,文種舉杯為勾踐祝願。勾踐抬頭看天,嘆息一聲,舉起酒杯,還未飲就又留下了眼淚,一句話都沒有說。
文種帶著群臣紛紛發誓為大王效忠,勾踐的臉色才緩和一些。他默默地說:“我要去做吳王的奴隸了,但有大家保衛越國,我還有什麼好擔憂的。”
說完就登上船,再沒有說一句話,也沒有回頭再看一眼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