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伍相往事(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說是云溪握住了離的手,倒不如說是摁住了他,眼神也在示意他冷靜一些。
她知道他經歷的一切,也知道自己沒有資格判定誰對誰錯。既然伍相可以為了復仇發動戰爭,屠戮百姓。離又為什麼不能為了報仇而殺死伍相呢?
她只希望現在大家都不要激動,不要讓事情變得更復雜。
離在云溪的眼神裡看到了理解,也感受到了她手中傳來的溫度,情緒漸漸平穩了下來。
伍子胥沉浸在回憶裡,只繼續說著,“我們終於進入郢都,楚王早就跑了。我真正的仇人平王已經死了,我不甘心,就掘開他的墳墓,挖出他的屍體,抽打了三百鞭,以解我心頭之恨。
隨後,我就要攻打鄭國。
你們知道了,鄭國當初殺死了太子建,還讓我遭受困窘,我順便連這筆帳一起算了。
結果我渡河的時候竟遇見了當年救助過我的漁翁的兒子,他希望我念及他父親的恩情,能保全鄭國。
我承蒙那漁翁的恩惠,才有了後來的出人頭地,大仇得報。上天蒼蒼,我怎麼敢忘恩負義呢?於是我放棄了鄭國,回師守著楚國,追尋楚王的下落。
我的好友申包胥派人來罵我,說我報仇報得太過分、太極端了。可我經歷過的苦難,受過的屈辱,他怎麼能理解呢。他看不能說服我,就去秦國搬救兵。
沒想到越王允常竟趁這個時候發兵攻打吳國,吳國又發生內亂,吳王先回了吳國。
後來秦軍來了,我們被秦軍打敗了幾次,但好在沒被傷及根本。
孫武說我們吳國西征攻破楚國,趕跑了楚王,掘了平王的墓,也已經夠了,勸我撤軍回吳國。我想自諸侯稱霸為王一來,沒有一個臣下能這樣報仇的,也算是了結了,於是同意撤離。
回來途中經過溧陽瀨水,想起那個曾經給過我飯吃卻又自盡的女子,便在她投水的地方沉了一百金來報答她。後來聽說她的母親把金撈了回去,我也算了了這樁心事。”
伍子胥說到這裡就停下來了,眼神露出哀傷之色。
云溪問道:“後來呢?後來又發生了什麼?”
“孫武走了,沒有和任何人告別,我不知道他去了哪裡,現在還在嗎,過得如何?
再後來,先王又計劃攻打齊國,齊君送來了小女兒作為人質。先王把她嫁給了太子波,但她日夜思念故土,沒多長時間就生病去世了。不久,太子波也患病去世。
先王要再立太子,夫差請求我,希望我能幫助他。我向先王建議立夫差為太子,但先王覺得他愚笨又不仁義,恐怕不能繼承吳國君統。
但我極力推薦了他,先王接受了我的建議。
後面的事你們還不清楚嗎?先王去攻打當年趁虛而入的越國,不幸薨逝。夫差即位,成為我們的大王。
這之後都是你們經歷過的事了,不用我再多說。”
說完這句,他陷入了良久的沉默。
“您這一生,精彩紛呈,雖然歷經磨難,但也建功立業,名垂青史。這是多少人都得不到的人生啊!”云溪的評價發自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