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走在去往西市的路上,喬達摩注意到這裡的道路以紅磚鋪設而成,相比那種泥濘的土路,顯然要乾淨整潔許多。

就算是翡翠城,除了上城區和中城區部分地方,大部分街道都是原始的土路,下雨天泥濘,晴天塵土飛揚。

能鋪設這樣的紅磚路足以說明南石鎮是個富足的城鎮,畢竟這裡貿易發達,靠收商稅就是一大筆的收入。

可是與乾淨整潔的街道相互映照的,在路旁卻有很多衣衫襤褸的人在乞討。

他們蓬頭垢面,穿著破爛,赤著腳,三三兩兩聚在街邊牆下,眼神無助地望著路人。

偶有好心的人給一點吃的,他們伸手接過吃一點,不爭不搶,吃完等著下一個路人的恩賜。

在翡翠城喬達摩也見過乞丐,但數量很少,不是因為翡翠城富有,而是大部分窮苦人做乞丐的機會都沒有,他們會被編為達利特賤民,是要做苦力的,比乞丐辛苦得多。

南石鎮的這些乞丐大部分都是吠舍,是南石附近村莊的農民。如果水退了能回家,他們就還是吠舍。一旦水不退,回不了家,成了城鎮裡的流民,有點手藝的就是首陀羅,不然就是達利特了。

當然,更糟的情況,就是水退了,他們也回不了家,因為無家可回。

喬達摩問悉達多,“悉達多,雨已經停了一段時間了,為什麼水還一直不退?”

從喬達摩降臨這個世界開始雨就停了,到現在已經月餘,再大的水也該退了。

可是綠鏡湖的水位卻一直居高不下,淹沒的村莊依舊沉在水底不見天日,這些農民無法回家就只好滯留在城鎮中乞討為生了。

這個世界沒有強有力的中央政權,城邦各自為政,自然是不會有什麼賑災舉措的。

想到剛剛在碼頭遇到的守衛索要銀拉扎達,鎮上這麼多乞丐,要收多少銀拉扎達?要賣掉多少地?這麼多人,就沒有人反抗嗎?

可是喬達摩看這些乞丐流民們似乎並沒有鬧事的想法,聚在一起只是等好心人給點吃的。

悉達多回答喬達摩的問題,道:“聽說去往高井城的那條河道被塌下來的巨石給堵住了,到現在也沒有疏通,所以到現在湖水水位還是不退。”

“原來是這樣,那我們要去高井城,水路豈不是不通了?”

“先走水路再走岸上走吧。再說了,就算水退了,這些人估計也是回不去的了。剛剛您也看到了,入鎮就要收銀拉扎達。他們為了口吃的,只能把房屋、田地的契約低價賣了,回去了也是做佃農。不肯賣的,也由不得自己,沒錢就沒法在南石鎮乞討。至於賣了地的人,因為糧食價格飛漲,換到的錢也很快會用完,還是隻能乞討。”

悉達多看起來只是個十多歲的孩童,實際上經歷豐富,見多識廣,相比匡樓的書本知識豐厚,他顯然在風土人情上更勝一籌。

就在這時,喬達摩看到有兩個城鎮守衛抬著一具餓得乾瘦如枯骨的屍體經過,直接將他扔進了水渠中,隨著水流衝到大綠鏡湖當中。

“這些人,真的寧願餓死都不會爭取一下嗎?”喬達摩心想,換成地球上的中國,肯定已經有人開始聯絡造反搶糧食了。

天災之後農民失地,賤賣土地,地主一邊買地一邊囤糧抬高糧價,讓更多的農民破產、賣地,最後淪為流民或者佃農,土地兼併,進而天下大亂……

但在無垢世界,因為有宗教的存在,人們的忍耐力特別強,尤其是那些生性質樸的吠舍農民,寧可餓死也不願反抗。

因為死了入輪迴,說不定能投個好胎做高種姓,可比活著要強。

如果反抗剎帝利,被婆羅門祭司鎮壓,是要永世不得超生的。

三人看著這一路的乞丐流民,走到了西市,這裡乞丐就更多了,城鎮的商貿中心一半做生意的,一半要飯要錢的。一半衣著華美,一半衣衫襤褸。一半燈紅酒綠,一半餓死路旁。

西市南來北往做生意的人,除了薩拉姆邦的商人,還有來自曼尼邦的,他們大多穿跨肩的長袍;有來自達坦邦的,他們的顯著特徵是腦袋上盤著的頭巾;有南方森林裡的阿茲人,他們的成年人都會在臉上刻有紋身;悉達多指了指一個大鬍子,說這人肯定是從東方淨琉璃世界來的,因為他穿的鞋子很特別,袍子特別寬大,據說因為東方淨琉璃世界海島眾多,這樣的衣服脫下來可以當船隻的風帆……

喬達摩腦海中不禁想起穿紅袍的優缽娜,她就是從東方淨琉璃世界來的,什麼時候自己才能見到她呢?

有悉達多這個熟手帶領,三人很快在市場上購買到了想要的東西,從一個阿茲人那裡買了一大捆苦西梨草,買了一些提神用的血薄荷,防鱷魚的冰粉草,防蚊蟲的香葉,喬達摩看到幾片新鮮葉子,也是阿茲人弄來的,說放在嘴裡嚼很刺激。

喬達摩拿起來聞了聞,心想這不是菸葉麼,這個世界菸草並不流行,這可是個好東西啊,於是用了一塊鹽巴,給買了下來。

置辦好了東西,想目連和匡樓東西應該也買的差不多了,趁早回船上,休息一晚明日準備啟程。

這時,西市的中心街口突然傳來一陣淒厲的哭喊聲,是一個女人的聲音。

喬達摩朝著街口望去,好多人在聚了過去,好奇發生了什麼。

“悉達多,你去看看發生什麼事了。”

“是,尊者。”